![]()
作者简介 李巧玲,中北大学理化学院,化学系主任,教授, 主要教学经历: 自198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基础化学的教学工作,主讲了本科生的《无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课程,主讲了硕士研究生的《无机化学中的近代物理方法》《固体化学及应用》《聚合物阻燃理论》,博士研究生的《现代仪器分析》、《现代化学基础》等多门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负责主讲的《无机化学》课程, 2005年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 2008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科学研究、实践经历: 目前主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留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留学基金、山西省攻关项目、兵器工业创新基金等项目多项。在高效阻燃材料的合成化学和纳米功能材料的软化学制备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0余篇。获国家发明3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获靠前优选水平的省部级鉴定5项。2005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07年获第五届山西省青年科技奖,青年科研专家称号。2010年入选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目前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4名。是中北大学化学学科的带头人。 现任化学系主任,《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中北大学学报》、《新技术新工艺》编委,国家自然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目录 章 绪论 1.1 学生实验守则 1.2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目的 1.3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要求 1.3.1 实验前的预习 1.3.2 学习方法 1.3.3 实验过程与记录 1.3.4 实验报告 第2章 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 2.1 实验室安全知识 2.1.1 实验室安全规则 2.1.2 消防知识 2.1.3 三废处理 2.2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2.3 试剂规格与存放 2.3.1 化学试剂的规格 2.3.2 取用试剂时的注意事项 2.3.3 化学试剂的存放 2.4 试纸与滤纸 2.4.1 用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4.2 用试纸检验气体 2.4.3 滤纸 2.5 实验室常用溶剂——纯水 2.5.1 蒸馏水 2.5.2 电渗析水 2.5.3 去离子水 2.6 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2.6.1 玻璃仪器的洗涤 2.6.2 仪器的干燥 2.6.3 干燥器的使用 2.7 试剂的配制和取用 2.7.1 固体试剂的取用 2.7.2 液体试剂的取用 2.7.3 试剂的配制 2.8 加热与冷却 2.8.1 加热装置 2.8.2 加热操作 2.8.3 冷却方法 2.9 称量仪器及其使用 2.9.1 台式天平 2.9.2 分析天平 2.9.3 电子天平 2.9.4 称量方法 2.10 常见仪器的用法 2.10.17 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10.2 酸度计的使用 2.10.3 电导率仪的使用 2.10.4 比重计的使用 2.11 化学实验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11.1 误差 2.11.2 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第3章 无机化学实验(基础训练)部分 3.1 无机化合物的提纯和制备的基本操作 3.1.1 蒸发(浓缩)、结晶和固体干燥 3.1.2 过滤操作 3.2 基础实验 实验一 仪器的熟悉、洗涤和干燥 实验二 简单玻璃工操作 实验三 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四 二氧化碳摩尔质量的测定 实验五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实验六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七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八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实验九 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 实验十 钴氨配合物的制备及分裂能的测定 实验十一 沉淀反应 实验十二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实验十三 明矾的制备 实验十四 主族元素(一)——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十五 主族元素(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十六 副族元素(一)——d区元素 实验十七 副族元素(二)——ds区元素 实验十八 综合练习——金属各类化合物的性质 第4章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训练)部分 4.1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训练 4.1.1 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使用与校正 4.1.2 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及浓度 4.1.3 碱滴定应掌握的实验技术 4.1.4 酸滴定应掌握的实验技术 4.1.5 移液管与容量瓶的使用 4.2 基础实验 实验一 电子天平的操作及其称量练习 实验二 溶液的配制 实验三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四 草酸纯度的测定 实验五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六 碱灰中各组分与总碱度的测定 实验七 EDTA的配制与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实验八 重铬酸钾法测铁盐中铁含量(氧化还原滴定法) 实验九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十 间接碘量法测铜(氧化还原滴定法) 实验十一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十二 丁二酮肟镍重量法测定钢样中镍含量 实验十三 普通碳素钢中锰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十四 电位滴定法测定醋酸的浓度及其离解常数 实验十五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微量氟 实验十六 排放水中铜、铬、锌及镍的测定(AAS法) 实验十七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的同系物 实验十八 固体与液体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实验十九 不同介质中苯、苯酚和胺的紫外光谱的测定 第5章 综合、研究性实验部分 实验一 无机未知物的定性鉴定 实验二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 实验三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和组成分析 实验四 含铬废液的处理 实验五 废烂板液的综合利用 实验六 利用废铜和工业硫酸制备五水硫酸铜 实验七 氧化镁的制备——利用工业废渣制备氧化镁 实验八 配合物磁化率的测定 实验九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 实验十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实验十一 纳米BaTiO3的制备与表征 实验十二 纳米TiO2的低温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活性检测 实验十三 高盐废水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实验十四 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十五 工业废水BOD的测定 实验十六 沉淀重量法测定钡(微波干燥恒重法) 实验十七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Ⅲ)——磺基水杨酸配合物的组成 实验十八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条件的研究 实验十九 气相色谱法测定邻二甲苯中 内容推荐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根据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多年实验教学改革成果编撰而成。本着“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加强基础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化学、化工、材料领域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原则,把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结合起来。 全书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的目的、方法、成绩评定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实验室安全规则、废物的处理、实验室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实验数据的表达与处理等;无机化学实验(基础训练)部分,共18个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基础训练)部分,共19个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共25个实验;附录。本书在编写时博采众长,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可作为化学、化工、材料、生物以及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实验课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