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绪论
2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参数体系
2.1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参数体系技术路线
2.1.1 构建目标
2.1.2 研究原则
2.1.3 参数体系的分层信息模型
2.1.4 整体研究方法
2.2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基础参数体系
2.2.1 基础参量的选取依据
2.2.2 基础参量
2.3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关键参数体系
2.3.1 关键参数体系的理论依据及数学模型
2.3.2 缺陷记录统计情况
2.3.3 故障跳闸记录统计情况
2.3.4 各单元设备关键参数体系
2.3.5 关键参数体系的获取方式
2.3.6 关键体系有效性的实例验证
3 巡检技术与带电检测
3.1 红外检测技术
3.1.1 红外检测技术的特点和基本理论
3.1.2 红外检测仪器
3.1.3 线路故障红外检测应用
3.2 紫外检测技术
3.2.1 紫外检测技术的特点和原理
3.2.2 紫外测量装置原理介绍
3.2.3 线路设备的紫外检测应用
3.3 机器人巡检技术
3.3.1 机器人巡检的关键技术
3.3.2 巡检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
3.3.3 前景及发展
3.4 直升机巡检技术
3.4.1 巡线直升机的机型
3.4.2 直升机巡线机载设备
3.4.3 巡检项目
3.4.4 直升机巡检过程
3.5 无人机巡检技术
3.5.1 无人机巡检的特点
3.5.2 无人机巡检的功能组成
3.5.3 无人机应用于输电线路巡线的情况
4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技术
4.1 导线覆冰载荷和等值覆冰厚度监测技术
4.1.1 输电线路覆冰的特点
4.1.2 输导线路覆冰的机理
4.1.3 基于直线塔拉力测量(称重法)的监测方法
4.1.4 基于倾角测量的监测方法
4.1.5 基于耐张塔导线轴向张力测量的计算方法
4.1.6 基于图像处理的计算方法
4.1.7 推荐方法及说明
4.2 导线温度及金具热缺陷监测技术
4.2.1 导线安全状态判断和评估
4.2.2 导线金具热缺陷评估
4.3 导线弧垂监测技术
4.3.1 输电线路弧垂定义
4.3.2 基于耐张段张力的弧垂计算方法
4.3.3 基于导线倾角的弧垂计算方法
4.3.4 基于导线温度的弧垂计算方法
4.3.5 基于直接测量的导线弧垂计算方法
4.3.6 推荐方法及说明
4.4 风偏角相关基本理论
4.4.1 风偏闪络原因及特点
4.4.2 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计算
4.4.3 最小空气间隙计算
4.5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评估及导线温度预测技术
4.5.1 导线载流量计算原理
4.5.2 动态载流量计算方法
4.5.3 暂态载流量计算方法及导线温度预测
4.5.4 动态增容功能的不同实现方案及其比较说明
4.5.5 推荐方法及说明
4.6 绝缘子污秽闪络监测技术
4.6.1 绝缘子积污闪络机理
4.6.2 基于泄漏电流的评估方法
4.6.3 基于光学法的污秽评估方法
4.6.4 推荐方法及说明
4.7 导线舞动监测技术
4.7.1 输电线路舞动理论
4.7.2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导线舞动监测方法
4.7.3 基于视频的导线舞动监测
4.7.4 基于微气象数据的舞动风险统计分析方法
4.7.5 现场应用特点分析及推荐说明
4.8 导线微风振动分析评估及寿命方法
4.8.1 微风振动水平分析和评估方法
4.8.2 基于导线微风振动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4.8.3 现场应用特点分析及推荐说明
5 在线监测通信网络及供电技术
5.1 输电线路通信技术
5.1.1 通信技术现状
5.1.2 传输与组网方式选择
5.2 状态监测装置的供电技术
5.2.1 状态监测装置的供电技术特点
5.2.2 状态监测设备供电技术比较分析
5.2.3 太阳能+蓄电池组合供电技术
5.2.4 感应取电技术
6 在线监测装置配置策略
6.1 指导原则
6.2 具体要求
6.3 配置策略
6.3.1 监测装置推荐等级的划分
6.3.2 线路选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