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熹(性的救赎之路)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束景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朱子大传》的精编本。《朱子大传》是朱子学研究的经典作品,曾荣获中国图书奖等重要奖项。
精编本主要针对一般读者的阅读水平和需要,对《朱子大传》一书进行重新的编排和删减。一方面删去原书中比较多的引文资料,以求上下文的连贯性和阅读的紧凑性。另一方面删除个别过于深度的思想解读的章节,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细节和外围的论述文字。整体上主要保留作者的重大的研究成果和精华,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通俗性,提高可读性。
该书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儒学文化。
作者简介
束景南,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宋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发表专著有《朱子大传》、《朱熹佚文辑考》、《中华太极图与太极文化》、《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朱熹年谱长编》(上、下卷)、《朱熹佚诗佚文全考》等。其中《朱子大传》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世界太极科学金奖,《朱熹年谱长编》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朱熹佚诗佚文全考》获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朱子大传》被翻译传播至韩国、美国等国家。
目录
引论 朱熹:理学即人学
第一章 沈郎与韦斋
第一节 “武夷君”的降生
第二节 从尤溪到潭溪
第二章 在逃禅归儒的道路上
第一节 师事武夷三先生
第二节 从“谦开善”处来
第三节 泉南佛国的“杜鹃夜悟”
第三章 从李侗走向二程
第一节 从学延平李侗
第二节 在隆兴北伐与议和中
第三节 中和之路——走向程颐
第四章 寒泉著述
第一节 与湖湘派的论战
第二节 朱陆吕三会
第三节 丁酉年——四书集注体系的诞生
第五章 在南康军
第一节 “见儒者之效”
第二节 在赈荒救灾中
第三节 白鹿洞之会
第六章 浙东提举
第一节 辛丑延和奏事
第二节 六劾唐仲友
第三节 与浙学陆学的交流
第七章 武夷山中
第一节 武夷精舍
第二节 朱陈义利王霸之辩
第三节 同浙学与陆学的论战
第八章 不平静的戊申年
第一节 延和奏事
第二节 朱陆太极论战
第三节 戊申封事
第九章 己酉年——生平学问的第二次总结
第一节 先天学与太极学的统一
第二节 五经学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人本主义的四书学体系
第四节 人本主义性学体系的建构
第十章 漳州太守
第一节 南下临漳
第二节 正经界
第三节 南陬学术素王
第四节 考亭卜居
第十一章 入侍经筵
第一节 再度出山
第二节 长沙新政
第三节 经筵老儒
第四节 道学放臣
第十二章 庆元党禁
第一节 “吾道付沧洲”
第二节 禁锢“伪徒”
第三节 伪籍逆党
第十三章 生平学问的最后总结
第一节 一代文宗
第二节 “空同道士”
第三节 经学大师
尾声 最后的精神求索
附录 朱熹年谱简编
序言
西方现代科技物质文
明的发达造成人的异化,
使他们遗弃自家文化传统
的工具理性,对东方儒家
的伦理理性投来了倾心的
一瞥。在大洋彼岸兴起的
现代新儒家们揭橥起“返
本开新”的旗帜,就是要
从返回到儒家伦理理性的
“内圣”之学中开出“民主”
与“科学”的“外王”,使伦
理、民主与科学三位一体
。其中作为封建社会显赫
一时的儒家第二圣人的朱
熹,自然也得到了他们特
别的垂青。朱熹建构的理
学文化体系,几乎可以说
完美地体现了儒家伦理理
性的精神。也正是因为这
样,在他死后,历代统治
者们才慷慨为他发起了一
个长达七世纪之久的造神
运动,直到把他塑造成一
具同孔夫子一样至尊的儒
家偶像,罩上“万世圣人”
的光轮,一个真实的朱熹
便从多维文化的历史视野
中消失了。其实朱熹不过
也是一面传统文化的历史
镜子,一个儒家伦理理性
的历史象征,他的《朱子
语类》,留下了一座按儒
家伦理理性精神建构起来
的庞大的人本主义理学古
堡,展示着中国10世纪以
来传统文化所陷入的困境
以及艰难反思探索新路的
历史足迹。宋代理学文化
思潮的崛起,从根本上是
衰微的儒家振兴自救以对
抗泛滥猖獗的佛教与道教
的一次文化运动,它在排
辟佛道中又融合了佛道的
矛盾运动中对儒家传统文
化的结构进行新的调整,
具体地说就是用儒家的伦
理理性来整合与重造传统
文化系统的结构,以强化
它的超稳定性,这一任务
正是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
得到了完成。
儒家传统文化可以归
为以伦理理性为本位,而
不以科学理性为本位的静
态文化系统,它总是借助
伦理理性不断抑制易变因
素、变革因素,以同难变
因素、保守因素保持有序
平衡来造成自身超稳定的
惯性文化价值结构。同西
方文化相比,它就特别具
有一种依靠不断吸收文化
“负熵”来保存与延长自己
文化生命的功能,以至连
它的不断吸收和同化外来
文化、异质文化,甚至包
括同西方近代文化的碰撞
交流,都反而在实际上一
次又一次强化与加固了它
这种超稳定结构,使它成
为一种富有应变能力的弹
性结构的文化系统。从而
决定了在几千年传统文化
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一
代出现的思想家,从孔子
到朱熹到康有为,他们的
文化精神都不是对这种静
态文化系统的破坏和超越
,而只是对这种静态文化
系统的完善和改良。朱熹
的理学体系,用伦理理性
的杠杆对这种静态文化系
统作了一次成功的弹性应
变,以期给发生危机的儒
家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
而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统治
阶级的官方思想。因此对
朱熹理学体系的文化批判
,也就必须从批判儒家伦
理理性入手。
一、人本的人学:人
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朱熹首先用儒家的伦
理理性建立起了自己人本
主义的人学。
如果变换一种新的文
化方法论视角来审视整个
理学,那么理学的核心就
是人学,理学即人学。作
为朱熹理学文化体系的真
正中心的其实是“人”,而
不是“理”。人的问题、人
性的问题被他放到了一个
空前突出的地位,因此他
的“理”学文化体系的真正
秘密与“诞生地”就在他的
内圣外王的“人”学。他借
助于古老的天人合一的文
化模式把人本与理本(天
本)统一起来,在他的体
系中,人本、心本、理本
便具有了同一的意义。从
儒家传统文化的历时态上
考察,朱熹是古典人本主
义文化思想体系的真正完
成者,孔子提出的仁学的
人学到朱熹那里才具备了
完整的思辨理论形态,也
就是说,从仁学的人学上
升到了本体论与伦理学的
人学。朱熹的人本主义把
人作为伦理主体提到了本
体论的高度:人是宇宙之
心,是天地之本,从而全
部世界问题的解决都归结
为人的问题的解决;而全
部人的问题的解决又最终
归结为人性问题的解决。
但是如果说近代西方的人
本主义是从主客对立上肯
定人的价值,强调主体对
客体的超越;那么这种东
方古典的人本主义却是从
天人和谐上肯定人的价值
,强调我与道的合一。朱
熹的人本思想包含了两个
方面的内容: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
说,人是万物之本。他在
解说《中庸》“致中和,
天地位矣,万物育焉”时
发挥说,人能“极其中”,
则“天地位矣”;人能“极其
和”,则“万物育焉”。他具
体论述人作为万物之本的
和谐关系说:“盖天地万
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
,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
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
矣。故其效验如此。此学
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
…”人能够发扬“致中和”的
主体性力量,可以使整个
宇宙天地达于和谐。宇宙
万物化育、各正其位的和
谐,以人的和谐为本;人
的和谐与宇宙的和谐之间
,又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同
构感应关系,这就是他说
的“心和气和”则“天地之和
应”。
……
富民裕民的办法有二
:一是整顿赋税,轻徭薄
赋,废除一切无名苛捐杂
税,“须一切从民正赋,
凡所增名色,一齐除尽,
民方始得脱尽”。二是整
顿土地,克服土地兼并的
严重现象。而二者的关键
又在先正经界:“今上下
匮乏,势须先正经界。赋
入既正,总见数目,量
导语
读完朱熹,更懂王阳明;左于理学,右于心学,洞彻中国两千年传统儒家文化!
央视纪录片《朱熹》首席专家束景南经典巨作,曾荣获中国图书奖!
这部作品是用新观点写成的一部哲人传记,考证之精,辨析之细,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张岱年、邓广铭、陈荣捷联合推荐!
书评(媒体评论)
这部《大传》是用新
观点写成的一部哲人传记
,考证之精,辨析之细,
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我认
为这是一部精心撰写的佳
著。
——著名哲学家 张岱

《朱子大传》作者的
抱负,是要使他的这一著
作能成为一个面向世界的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
窗口。读完这一巨著,我
觉得他的抱负已经完全实
现了。
——著名史学家 邓广

今束景南教授著《朱
子大传》……知其考据精
确,证引群籍。其学问方
法,诚属上乘,且多新见

——朱子学专家 陈荣
精彩页
第一节 “武夷君”的降生
武夷山从崇安西南的白塔山隐隐发脉,飞度笔架山迤逦而来,当它横越过峰棠岭后,便如一匹不受控勒的烈马回旋腾嘶,来回跳挪,踢腾出方圆绵亘百余里的群山万谷,三十六峰丹山碧水,三十七岩翠屏玉岫,烟霞吞吐,云雾出没,磊磊落落,怪怪奇奇。那从三保山涓涓发源的九曲溪,从马月岩间泻出,直迎着武夷山敞开的怀抱奔涌而来,盘旋折为九曲,山挟水转,水绕山行,碧波荡漾,曲折东行。当它冲出了山前渡,先同奔腾的崇溪相合,然后同邵武溪、太史溪汇成一股巨流,最后又同北上的尤溪相遇,汇为波澜壮阔的闽江,滔滔从闽北大地褐色的胸膛上流过,奔涌入海。武夷山古老而又神奇,人们都传说武夷山上有仙灵,名叫武夷君,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那天,武夷君在幔亭峰顶上布彩屋,造幔亭,设宴接待乡人,在天空架起虹桥,接引二千乡人上山。满山仙音嘹亮,乡人宴罢下山,暴风雨忽然从天而降,虹桥断裂,桥板四散飞溅,直插入山峰的石罅中,回看山顶仙灵不见,一片岑寂。朱熹是相信武夷君的,因为《史记》上便记载西汉时派使者以干鱼祭祀武夷君。这个武夷君大概是远古时代居住闽北的古越人的部落首领,从那以后便有了武夷文化,朱熹推测说:“武夷君之名,著自汉世,祀以干鱼……颇疑前世道阻未通,川壅未决时,夷落所居,而汉祀者即其君长。”然而秦汉以后,武夷君再也没有在幔亭峰出现过。武夷山经受历史风风雨雨的吹打,疮痍满目,它默默地期待着一个真正的“武夷君”的降生。
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午时,在尤溪县城北青印溪南山下的郑氏馆舍中,有个外籍失职官员朱松的夫人祝五娘生下一个婴儿。这正是一个烽火连天的乱世,满耳是金人沸天的鼙鼓震响,叛兵的骚扰呐喊和农民义军的呼啸。积贫积弱的北宋埋葬在金兵铁骑南下的战火中,中原沦陷。康王赵构从靖康元年(1126年)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后,在逃跑与挨打中度日,从扬州、杭州一直逃到明州。建炎三年(1129年)七月,金兵分兵四路长驱南下,拔离速统领的一支在十月底驾小船和木筏穷追孟太后一行,前锋直达江西万安。到十二月,有一支金兵进入福建烧杀抢掠。朱松赋闲五年,刚到建州权职,慌忙弃官携全家逃到政和县,躲住在荒僻的垄寺中。到了建炎四年(1130年)夏问,当金兵各路遭到宋军民的奋力抵抗北退时,浙中龚仪的叛兵又乘机烧掠打劫,攻破关隘进入闽中。朱松又急忙买舟沿松溪南下,逃到南剑尤溪,将家小安顿在好友义斋郑安道的馆舍中。不久龚仪叛兵来攻打南剑,朱松一度带全家进入尤溪深山过了一段日子。到八月瓯宁的范汝为又率众起义,纵横出没于建宁南剑一带,统制官李捧在九月引兵轻进征讨,深入险阻,遭到范汝为义军的沉重打击,丧师几千,震动朝廷,建宁南剑一带豪门富族与仕宦人家陷入一片惊慌之中。战云进逼尤溪山城,祝五娘就在这时生下了第三个儿子。朱松字乔年,祖籍安徽婺源,因为生来性急,自号“韦斋”。先前他曾请一名山人选择风水宝地,问起将来富贵,山人回答他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朱松自然绝没有想到“孔夫子”的圣人命运竟会是落在这个在忧患申出世的第三子头上。他给三子起了个小名叫沈郎,小字季延,以排行又叫五十二郎。在九月十七日举行三朝洗儿会时,亲朋都来登门庆贺,对月吃汤饼,沈郎被放在四周环绕彩线的香汤银盆中沐浴,盆子里漂着枣子、彩钱、葱蒜,围观的亲友都争着把钱撒在汤水里,叫做“添盆”。生子心切的妇女们抢着盆汤中直立的枣子吃,希望早生贵子。义斋郑安道对月吟了一首庆贺朱松得贵子诗,称沈郎是“渥洼原异种,丹穴岂凡胎”。朱松却忧喜交集地咏了二首洗儿诗:
行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
有子添丁助征戍,肯令辛苦更儒冠?
举子三朝寿一壶,百年歌舞笑掀须。
厌兵已识天公意,不忍回头更指渠。
P37-3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