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边城(汇校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沈从文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感情波折故事,凸显人性的善良与心灵的澄澈。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从文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作品结集有八十余部,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著有小说集《边城》《长河(精)》《八骏图》《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蜜柑》,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文论集《云南看云集》《烛虚》,长篇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论著《中国服饰史》等。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风格独特,融写实、记叙、象征于一体,字里行间散逸着迷人的乡土气息,并有着对人性的隐忧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目录 《边城(汇校本)》无目录 序言 《边城》正文连载于 1934年1月1日至21日,3 月12日至4月23日《国闻 周报》第11卷第1至4期, 第10至16期,署名沈从文 ;《题记》发表于1934年 4月25日天津《大公报·文 艺副刊》第61期。是为初 刊本。1934年10月,由上 海生活书店出版初版本, 收《题记》,为傅东华主 编的“创作文库”第九种。 1943年9月由开明书店出 版改订本,收《题记》, 为“沈从文著作集之一”。 1981年11月,由江西人民 出版社出版重校本,收施 蛰存代写的《重印(边城)题 记》及沈从文的《题记》 。该书为江西人民出版社“ 百花洲文库”第一辑,又附 收《(百花洲文库)创办缘起 》及《边城》的“内容提要” 。2002年12月,北岳文艺 出版社出版的《沈从文全 集》第8卷收入《边城》开 明书店改订本,除收原《 题记》外,又收1948年沈 从文写于上海生活书店初 版本样书上且未发表过的 《新题记》,附收沈从文 对《边城》电影文学剧本 的改评文字。正文中还有 沈从文手绘《茶峒城势》 插图一幅,黄永玉插图两 幅。是为全集本。北岳文 艺出版社另于同年4月单独 出版《边城》插图本,所 收内容除同全集本外,又 收沈从文关于《边城》的 题识五种及黄永玉、卓雅 等人的插图、摄影多幅。 以上为《边城》的有异 文的版本沿革大略。这些 异文除编辑等人插入的图 、文之外,主要由沈从文 本人修改、增补所致。关 于《边城》的写作、校改 情况,沈从文在其重校本 正文末尾有一说明:“1934 年4月19日完成。1940年 10月4日在昆明重校改。 1957年1月10日校正于北 京历史博物馆,距最初动 笔已23年。1981年8月13 日重校于北京。”实际上, 从《边城》初刊本到初版 本,再到改订本和重校本 ,均有校订和修改,存在 大量异文。为便于对这部 现代小说经典作品进行深 入、精确的解读,有必要 对这些异文进行汇校。因 沈从文曾在上海生活书店 初版本上题有“全集付印时 宜用开明印本”等文字,似 以改订本为定本,所以此 次汇校以开明书店改订本 为底本,逐一与其初刊本 、初版本、重校本等几个 主要版本进行对校。读者 一定能从这个异文汇校本 中读出《边城》独有的风 貌来。 导语 沈从文著的《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小说的语言古朴清新,犹如一首哀婉凄美的田园牧歌,美得让人神往。在这洗净尘埃的田园中,爱是透明的,连惆怅也有淡淡的温暖…… 书评(媒体评论) 从文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不喜欢表现自己,可是 我和他接触较多,就看出 他身上有不少发光的东西 。不仅有很高的才华,他 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巴金 《边城》的语言是沈从 文盛年的语言,既不似初 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 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 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 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 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 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 瑙樱桃。 ——汪曾祺 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 玉。 ——李健吾 精彩页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蛆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时,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这弄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大哥,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看样子不成材,巴掌大叶子,味道蛮好,送人也很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 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 女孩子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唱歌相熟后,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了暖昧关系。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兵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屯戍兵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女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事情业已为作渡船夫的父亲知道,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依旧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在一种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己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三岁了。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牵缆索。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从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