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由多位北大亚太研究院的名师学者共同撰写,是一套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外文化交流通史读本。每位导师都着眼于自己的专攻领域,以严谨、科学的方法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演进,分析不同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多方面多层次发展情况,帮助读者了解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文化的概貌,把握其中的发展脉络和规律。本套书内容丰富,资料可靠,是中西方历史交流爱好者、学生、职场人士的极佳读本。
王立新,主要从事美国对外关系史、中美关系史和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等。
本书稿通过描述中国文化对美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中国农作物和植物向美国的传播和中国艺术品在美国的传播几大方面,全面展现了中国文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
第一章 中国文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
第二章 中国文化对美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农作物和植物向美国的传播
第四章 中国艺术品在美国的传播
主要参考文献
中美文化关系史研究中,美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学者持续的关注,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留学生的影响、杜威等美国知识领袖在中国的经历以及基金会对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贡献成为中美文化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主题。学者们相信,中美文化交流基本上是单向的,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强势的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而处于弱势的中国文化对美国社会影响甚微。近年来,虽然一些研究美国文学的学者关注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如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亨利·戴维·梭罗、埃兹拉·庞德等人的言论和著作中寻找儒家思想的烙印,但几乎所有的中国学者都否认中国文化对美国历史进程具有实质性的影响。笼统地说中美文化交流是“单向的”“由西向东”进行的,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近代中美文化关系不平衡的特点,但这一命题大大低估了中国思想文化对美国的贡献。实际上,从18世纪开始,中国文化就传入北美,并逐渐成为美国多元文化中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