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贯穿整个软件开发周期的管理需求工程的实用技术,包括多种可以促进用户、开发人员和管理层之间有效沟通的方法;提供了新的实例,以及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案例和解决方案。此外,本书还介绍需求示例文档及故障诊断指南等。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目录 部分 软件需求绪论 章 基本的软件需求 1.1 软件需求的定义 1.2 需求过程在软件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1.3 什么情况将会导致好的群体发生不合格的需求说明 1.4 高质量的需求过程带来的好处 1.5 优秀需求具有的特性 1.6 需求的开发和管理 第2章 客户的需求观 2.1 客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2.2 “签约”意味着什么 第3章 需求工程的推荐方法 3.1 知识技能 3.2 需求获取 3.3 需求分析 3.4 需求规格说明 3.5 需求验证 3.6 需求管理 3.7 项目管理 第4章 改进需求过程 4.1 需求与其他项目过程的联系 4.2 软件需求对其他项目风险承担者的影响 4.3 软件过程改进的基础 4.4 过程改进周期 4.5 需求过程的积累材料 4.6 需求过程改进路标 第5章 软件需求与风险管理 5.1 软件风险管理基础 5.2 软件需求 5.3 风险管理是你的好助手 第6章 建立项目视图与范围 6.1 通过业务需求确定项目视图 6.2 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 6.3 关联图 6.4 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项目的范围上 第7章 寻找客户的需求 7.1 需求的来源 7.2 用户类 7.3 寻找用户代表 7.4 产品的代表者 7.5 谁做出决策 第8章 聆听客户的需求 8.1 需求获取的指导方略 8.2 基于使用实例的方法 8.3 对客户输入进行分类 8.4 需求获取中的注意事项 8.5 如何知道何时完成需求的获取 第9章 编写需求文档 9.1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9.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模板 9.3 编写需求文档的原则 9.4 数据字典 第二部分 软件需求工程 0章 需求的图形化分析 10.1 需求建模 10.2 从客户需求到分析模型 10.3 数据流图 10.4 实体联系图 10.5 状态转换图 10.6 对话图 10.7 类图 10.8 最后的提醒 1章 软件的质量属性 11.1 非功能需求 11.2 质量属性 11.3 定义质量属性 11.4 属性的取舍 2章 通过原型法减少项目风险 12.1 原型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原型 12.2 抛弃型原型或进化型原型 12.3 水平原型和垂直原型 12.4 书面原型和电子原型 12.5 原型评价 12.6 原型法的优选风险 12.7 原型法成功的因素 3章 设定需求优先级 13.1 为什么要设定需求的优先级 13.2 不同角色的人处理优先级 13.3 设定优先级的规模 13.4 基于价值、费用和风险的优先级设定 4章 需求质量验证 14.1 需求评审 14.2 测试需求 5章 需求开发向设计规划的转化 15.1 从需求到项目规划 15.2 从需求到设计和编码 15.3 从需求到测试 15.4 从需求到成功 第三部分 软件需求管理 6章 需求管理的原则与实现 16.1 需求管理和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16.2 需求管理步骤 16.3 需求规格说明的版本控制 16.4 需求属性 16.5 度量需求管理的效果 7章 管理变更请求 17.1 控制项目范围的扩展 17.2 变更控制过程 17.3 变更控制委员会 17.4 活动 8章 需求链中的联系链 18.1 需求跟踪 18.2 变更需求代价:影响分析 附录 当前需求实践的自我评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