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
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美”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美的规律”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美”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化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探讨
二、社会主义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可能
三、社会主义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完美人格”的培育
节 新时代“完美人格”的基本内容
一、完美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
二、完美人格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第二节 新时代“完美人格”的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完美人格”的外在推动因素
二、新时代“完美人格”的内在生成动力
第三章 美育思想的流变及“美育+公益”概念的理论基础
节 西方美育思想与公益结合的理论可能性
一、席勒美育理论及其当代影响
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三、尼采强力意志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四、克罗齐的表现论关学中的美育思想
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六、海德格尔论艺术与人的诗意栖居中的美育思想
七、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八、德里达及其解构论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第二节 中国传统美育思想与公益的理论衔接点
一、先秦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二、秦汉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三、魏晋南北朝关学中的美育思想
四、隋唐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五、宋辽金元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六、明清美学中的美育思想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美育思想与公益的理论关联
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二、梁启超的美育思想
三、王国维的美育思想
四、朱光潜的美育思想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审美教育的创造性机制探究
节 高校“美育+公益”概念的生成机制
一、“美育+公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人才培养,高校“美育+公益”的核心力量
三、科学研究,高校“美育+公益”的重要保障
四、社会服务,高校“美育+公益”的直接表现
五、文化传承与创新,高校“美育+公益”的存在之本
第二节 国内外高校关于“美育+公益”的创造性机制
一、国内部分师范类院校关于“美育+公益”的创造性机制
二、国内部分非师范类高校关于“美育+公益”的创造性机制
三、国外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及慈善相关情况
第五章 高校“美育+公益”的“第三课堂”创新模式建构
节 美育的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准备期
一、美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改进
二、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
三、美育教学实施的过程分析
四、美育教学过程的反思
第二节 美育的第二课堂:教育与实训连接的发酵期
一、以美育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革新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艺术活动
三、以学校为平台的美育资源保障
第三节 美育的第三课堂:美育与公益交互的拓展期
一、“美育+公益”与地域性传统文化调研
二、“美育+公益”与常规性社会服务践行
三、“美育十公益”与专业性支教活动实施
四、“美育+公益”与“第三课堂”创新建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