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章 概述 1 节 从构成基础到设计基础 2 第二节 视知觉、视觉经验与形态设计 3 第三节 设计基础的研究范畴与领域 6 第二章 基本形态要素 9 节 点的形态 10 第二节 线的形态 13 第三节 面的形态 18 第四节 点、线、面的综合形态 22 第三章 视觉元素 31 节 设计的形、色、质 32 第二节 图形 32 第三节 色彩 37 第四节 质感 44 第四章 形态的观察方法 51 节 从表象到本质——形态、结构与空间 52 第二节 从宏观到微观 53 第三节 从具象到抽象 55 第四节 多元化的视角 56 第五节 生活中的点、线、面 57 第五章 设计的分析思维 63 节 形式与秩序 64 第二节 图形的形式法则 66 第三节 色彩的形式法则 78 第六章 设计的表现手法 95 节 表现工具与手法 96 第二节 创意表现技巧 102 参考文献 114 内容推荐 设计基础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本书针对设计基础的基本特征和原理,将分为形态要素、视觉元素、课题训练三大部分进行阐述,具体分为:设计概述、设计的基本形态要素、设计的视觉元素、设计的观察方法、设计的分析思维、设计的表现手段、设计的应用与延展等方面的内容。章设计概述。为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讲述设计学习的范围,涉及形态的创造方法与规律、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图形生成与构成关系等基础知识。设计研究包括适用于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的概念,由基本要素点、线、面、形式、形态、比例到更复杂抽象的色彩、图案、知觉和错觉等问题。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媒体形式,研究形态要素的位置、运动、叙事与意义。第二章设计的基本形态要素。重点掌握“点、线、面”的形态特征、分类及其构成应用。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一切形态的感知能力,发现艺术创作中的“点、线、面”素材,从宏观、微观、多维的角度去理解形态中的构成元素。传授关于点、线、面或与这三元素有关的综合组织关系及形式法则,从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来灵活把握,创造出一种相对完美的作品。第三章设计的视觉元素。全面展开对形、色、质三个构成图形的重要元素进行研究。讲述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些元素来构成新色彩、肌理、空间、时间等一系列形式的画面。在课题教学中立足于实践、实用。使学生在放松的气氛中达到学习目的。把这个课程比喻为形、色、质的游戏,在“玩”中学到知识。第四章设计的观察方法。着重形式眼力的训练。该篇章强化打开视角、进行反常规思考的“发现”实验。学习如何辨别各种视觉形式要素,掌握一种能从普遍和平常的物象中发现不同的特殊的视觉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相对形态的“点、线、面”从宏观到微观的灵活了解,研究它们在面积、空间、肌理、色彩、节奏与韵律等不同方面的组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图形创造与组合练习。达到对视觉形式的理解,培养一种深层的视觉经验。第五章设计的分析思维。着重形式语言的训练。理解秩序感是形式创造的开始,通过对一些基本形式要素的语义、性质、内涵、功能、方法、效果的分析,达到对形式语言的理解,能够运用准确的术语表述各种形式关系中复杂的观念及价值,有分析地思考有关艺术形式的各种阐释。通过练习形成学生的视觉图式思维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自觉地运用这些语言。第六章设计的表现手段。着重表现方法与表现技巧的训练。掌握视觉表现的策略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分析视觉元素形成表现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技法进行各种不同的实验,获得对各种可能表达方式的了解。把对视觉形式语言的反应与意义、观念、态度、观点和意图交流的各种技法相联系。并能利用艺术媒体、技法和过程的品质和特性,培养技能的熟练掌握,达到对于视觉信息的有效表达。第七章设计的应用与延展。艺术设计的复合性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二维设计的应用领域趋于开放性和多元化。本章节主要展示二维设计理论在平面、立体、空间等多种形式上的应用。加深学生对二维设计原理的理解,强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自然”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