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本来是中原腹地一起不起眼儿的小村庄的名字,随着上世纪50年代徐旭生探寻“夏墟”进入了学界和大众的视野,经过三代考古人的接力式发掘研究,成果斐然,现有“华夏第一王都”“东亚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最早的中国”之称。而她所涉及的“夏商之争”等问题,近年来更是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二里头。
本书是许宏的公众考古成名之作,全方位解读了最早的中国诞生的故事。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作者担任二里头考古队队长十年,是该遗址重要发现的指导者、见证人。本书在普及知识的同时讲故事,介绍考古发现的同时兼顾背后辛勤付出的考古人,可说是一部极其富有人文情怀的科普作品。作者尽量避免使用考古专业名词,文字亲和易懂,读者可轻松阅读,在对考古发现惊叹之余对考古工作也将产生一份尊敬。
解答疑窦:夏商周是中国人所熟知的早期王朝,夏更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里程碑,却由于缺乏明确的文字记载,成为世界考古学的一桩悬案,二里头遗址刚好位于徐旭生踏寻“夏墟”所划定的重要位置上,多年考古发现和测年数据让它在“是夏是商”的争论中处于风口浪尖上。
揭示发现:二里头遗址经过三十年的发掘,出土了重要的遗迹遗物,其中若干“最早”使它当仁不让成为东亚大陆的“核心文化”、有“华夏第一王都”之称。
讲述故事:最早的宫殿区的发现(“想出来的宫城”),国宝绿松石龙形器的出土(“超级国宝难产问世”)等考古故事,作者是亲历者和发现者,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一方面为作者展示了考古发掘中偶然性带来的惊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偶然发现背后实际体现出考古工作的科学严谨,偶然中仍有必然。
《最早的中国》讲述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故事,带我们回到距今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原腹地,一览当时东亚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样貌。她有着300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当时z大的中心性城市,她有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官营青铜器和绿松石器作坊等。她让我们看到在史书记载的“夏商之际”,中原文明的发达和影响力。她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满天星斗”中最亮眼的那颗星,不仅采同时代其他文化之长处,还将自己的文明强势推广,体现了距今国家文明和天下观念,堪称“最早的中国”。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19年担任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队队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和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从事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国家的考古学研究。
他是公众考古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多年来进行考古学普及型知识读物的写作,有“解读早期中国”系列丛书,包括《何以中国》《大都无城》《东亚青铜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