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中医养生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的一个分册。教材内容紧扣课程教学大纲,并围绕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人员写养生教材,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的中医养生学人才。 目录 绪论 一、“情志”概念 二、情志活动的内容 三、“中医情志养生学”的概念 四、中医情志养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五、中医情志养生学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章、中医情志养生学的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二、奠基阶段(秦汉时期) 三、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时期) 四、完善阶段(宋金元时期) 五、传承阶段(明清时期) 六、振兴阶段(近代和现代) 第二章、中医情志养生学的基础 节、情志的产生与生理作用 一、情志的产生 二、情志的生理作用 第二节、情志失调的表现与危害 一、七情失调表现 二、情志失调危害特点 第三章、情志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节、情志养生原则 一、平衡中和 二、形神兼养 三、治未病 四、辨体施养 五、三因制宜 六、动静结合 第二节、情志养生方法 一、修心养德法 二、清静养神法 三、移情悦志法 四、疏泄畅情法 五、暗示诱导法 六、祝由开导法 七、顺情从欲法 八、以情胜情法 九、行为养情法 十、色彩怡情法 十一、饮食养情法 十二、药饵养情法 十三、经穴养情法 十四、环境养情法 十五、运动养情法 十六、气功养情法 十七、雅趣养情法 十八、音乐养情法 第四章、七情失节的调摄 节、喜失调的调摄 第二节、怒失调的调摄 第三节、忧(悲)失调的调摄 …… 第五章、不同年龄期人群的情志养生 第六章、不同职业人群的情志养生 第七章、不同时令的情志养生 第八章、疾病易发人群的情志养生 主要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