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儒家工夫论,是工夫论这一中国哲学特色理论中的重要一支。近年来,随着对中国哲学思想内在化理解的深入,儒家工夫论的丰富内涵与深刻蕴含,吸引了众多学人的探索与思考。本书精选21世纪以来此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为有兴趣进行深入了解和继续研究者,提供一具有指导性的思想文本。 目录 “克己复礼为仁”与儒家的修身哲学 恍惚的伦理――秦儒家工夫论之源 论孟子的精神修炼 “尽心”与“养气”:孟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修身与治国:董仲舒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主敬与主静 静坐在儒家修身学中的意义 践形与践行――宋明理学中两种不同的工夫系统 “复性之学”的基本规模与根本性质――朱子对《中庸章句》第二十三章的诠释 宋明儒者戒惧与慎独工夫之流变――以朱子、、邹东廓、刘蕺山之比较为线索 从政治文化角度看道学工夫论之特色――有关朱熹工夫论思想的一项新了解 思想中的“独知”概念――兼论与朱子工夫论之异同 由凡至圣:体悟本心的工夫阶次――以王龙溪《悟说》《滁阳会语》为中心的考察 阳明后学的“克己复礼”解及其工夫论之意涵 刘蕺山“慎独”之学的建构――以《中庸》首章的诠释为中心 方以智追问自我及元声 王船山《尚书引义》对理学心说之反省及其治心工夫论 梁漱溟与密宗 牟宗三的工夫论思想探析 什么是对儒家学说进行功夫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