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周烈,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阿拉伯语分执委主任委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召集人。主要科研成果:著有《阿拉伯语语言学》、《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语篇章语言学》等、译有《一千零一夜》第三册、第四册,曾发表关于阿拉伯语言、文学、政治及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40余篇。 目录 国别和区域聚焦:“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 “一带一路”——沙特人文特性及中沙人文交往的可行性研究【李桂群侯宇翔】/3 “一带一路”——卡塔尔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杨林李仁龙】/19 “一带一路”——阿联酋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张依依】/37 中东乱局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性作用分析【李睿恒】/53 关于埃及青年新文化现象的调查研究【周宁崔林杰】/63 阿拉伯语言、文学与文化 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人名【李小卫】/87 框架机制下阿拉伯语近义词辨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马伟】/102 传统阿拉伯语法学中的理据概念【潘潇寒】/117 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赵悦清】/132 解读马哈福兹短篇小说《车祸》【苏乐】/143 阿拉伯悬诗中的羚羊意象研究【张洪舰】/153 从修辞手法看太阳和月亮在阿拉伯语谚语中的文化折射【何义恒】/165 内容推荐 本期书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靠前部分为“国别和区域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主要文章包括《“一带一路“—沙特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一带一路“——卡塔尔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一带一路“——阿联酋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中东乱局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性作用分析》、《关于埃及表年新文化现象的调查研究》。第二部分为“阿拉伯语言、文学与文化”,主要涉及阿拉伯文化方面的研究,文章包括《框架机制下阿拉伯语近义词辨析及其对阿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传统阿拉伯语法学中的理据概念》、《文化差异视阈下的阿汉互译策略研究》、《解读马哈福玆短篇小说〈车祸〉》、《阿拉伯悬诗中的羚羊意象研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