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病学教授,主任医师,终身专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毕业于第六军医大学医疗系,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内科、心血管内科工作60余年。1960年创建了用针刺股动脉法开展左心导管检查术,为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心血管医学博物馆展出资料)。1974年开展心脏起搏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1980年通过全国专家鉴定批量生产,吴英恺院士给予很高评价,被誉为我国心脏起搏器研制的重要里程碑,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82年在靠前首先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心脏起搏电极的新技术,1983年在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年会和中国心律学会年会上报告新技术及电影演示,并应邀到西安、武汉、上海等地医院做手术示范与培训。1986年开展隐匿性多旁道伴房室结三通道的导管消融术,并发表于Journal of Electrophysiology杂志,主编给予很高评价,编委同意为靠前首例报告,并祝贺导管消融手术取得成功;我国专家评赞:代表了我国临床心脏电生理专业走向世界的开端。1990年开展家族性长Q-T综合征伴很好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与药理学的研究,在法国靠前心脏病学大会上报告,并在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trophysiology发表;在靠前上首先阐明早期后除极在.家族性长Q-T综合征伴扭转室性心动过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贺词:“研发起搏器,探索长Q-T,发扬愚公精神,创建中国心律学伟业。”
曾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首届中国中青年心律失常研究会主任委员;参加中国心律学会与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筹备;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天津市心电学会主任委员;天津市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主任委员。荣获中华医学会颁发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终生成就奖,心律学终身成就奖,第二届心脏起搏功勋奖,第三届黄宛心电学奖,中华医学会、中华心血管病学会、中华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与中国心律学会授予资深专家会员资格。主编《临床心脏电生理学进展》(1989)与《心脏电生理学进展》(1994),编译《心脏起搏心电图随访》(2006),编著《长QT综合征与很好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008);发表论文百余篇,论著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