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继红,女,1969年1 EJ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浅海养殖生态学研究,包括规模化养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长期生态环境监测、养殖容量评估技术与模型、健康养殖技术与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渔业碳汇研究等。作为“浅海养殖容量与健康养殖”团队负责人,2015年获得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称号。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章桑沟湾概况 节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经济和社会概况 第三节海水养殖概况 第二章桑沟湾生态环境与评价 节调查与实验方法 一、调查内容 二、调查站位的布设 三、调查方法 四、生理学实验方法 第二节评价方法 一、有机污染状况、营养水平评价 二、营养盐限制性评价 三、生物多样性计算方法 四、初级生产力计算方法 五、养殖活动对沉积环境压力的评价 第三节水文特性 一、水温 二、盐度 三、水动力 第四节海水化学 一、溶解态无机氮 二、溶解态无机磷 三、硅酸盐 四、营养盐限制 五、营养盐的长期变化 六、水质环境评价 第五节底质环境与评价 一、筏式养鲍区底质环境与评价 二、桑沟湾底质环境与评价 第六节初级生产力 第三章桑沟湾自然生物资源 节浮游植物 一、浮游植物种名录 二、优势种及季节变化 三、生物多样性 四、密度分布及水平等级评价 五、长期变化 第二节叶绿素a 一、周日变化 二、断面分布 三、与其他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四、时空分布特征 第三节浮游动物 一、小型浮游动物 二、大型浮游动物 三、桑沟湾浮游动物的长期变化特征 第四节大型底栖动物 一、调查与分析方法 二、种类组成 三、优势种 四、生物量及丰度 五、群落多样性特征 六、群落特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五节附着生物 一、污损生物 二、附着生物季节演替 第四章桑沟湾健康养殖的生态学基础 节主要养殖种类 第二节主要养殖种类的生理生态学特征 一、虾夷扇贝 二、长牡蛎 三、栉孔扇贝 四、皱纹盘鲍 五、刺参 六、大型藻类 第三节养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一、海带碎屑的降解 二、海带养殖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三、5种滤食性贝类的摄食行为 四、栉孔扇贝养殖笼内水质变化 五、栉孔扇贝对颗粒有机物的摄食压力 六、长牡蛎生物沉积物对环境底质的影响 七、筏式养鲍对水质的影响 第四节桑沟湾主要养殖模式 一、大型藻类与扇贝 二、大型藻类与皱纹盘鲍 三、鲍一藻一参 四、鱼一贝一藻 第五章桑沟湾养殖容量评估 节虾夷扇贝动态能量收支模型 一、模型参数的测定 二、生长模型 三、虾夷扇贝个体生长数值模型的应用 第二节海带个体生长数值模型 一、模型与方法简介 二、海带生长的主要过程与变量 三、变量及赋值依据 四、模拟结果 五、模型应用 第三节桑沟湾筏式贝藻的养殖容量评估 一、模型概述 二、外部强迫函数的输入 三、生物部分及地球化学循环 四、敏感性分析 五、模型应用 第六章桑沟湾健康养殖的管理策略 节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水交换周期 二、营养盐结构组成 三、浮游生物种类、结构 四、暴发大面积的赤潮 第二节可持续健康养殖的管理策略 一、科学制订生态养殖发展规划 二、合理调整养殖布局 三、加强养殖容量评估的研究 四、大型藻类规模化养殖的应用 五、实施综合养殖模式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浅海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战场,环境压力及如何保障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共性问题。本书以我国北方典型筏式养殖海域——桑沟湾为范例,介绍了桑沟湾水质、底质环境的现状和长期变化特征,分析了桑沟湾主要生物资源的生物、生理、生态学特性,阐释了规模化养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了桑沟湾生源要素的生物地化循环过程,评估了桑沟湾的养殖容量,介绍了有关底质环境评价、个体生长数值模型构建、容量评估的方法,并针对桑沟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养殖管理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