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西汉时巴郡阆中天文学家落下闳,不仅受汉武帝征诏解决了《太初历》“不能为算”的历数难题,而且曾倡浑天说,并制订了浑仪浑象,测定了二十八宿赤道距离(赤位差)。其所制浑天仪经历代改进,成为古代世界的“大国重器”,成为中国科技文明的代表。落下闳为《太初历》颁布及中国古天文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2013年落下闳被评为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了解落下闳及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作者运用考古、文献、传说等多重证据法,为读者全景式展现落下闳的天文成就及其影响和当代价值。此教材是一部具有一定深度的探索性的科普读物。主要内容包括:落下闳的生平事迹、落下闳与《太初历》、落下闳与浑天说、《太初历》与节令文化、落下闳的文化传承及价值。编撰此科普教材的目的是弘扬落下闳的科学探索精神,引导青少年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提升人文素养,坚定人生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目录 导读 章 落下闳的生平事迹 节 落下闳的生平简介 第二节 落下闳的天文文化背景 第二章 落下闳与《太初历》 节 太初改历的背景 第二节 落下闳对《太初历》的主要贡献 第三章 落下闳与浑天说 节 落下闳倡导浑天说 第二节 浑仪浑象与天文观测 第四章 落下闳与二十四节气 节 节气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内涵 第三节 四时节令文化 第五章 落下闳与春节文化 节 春节溯源 第二节 春节的文化意 第三节 阆中春节民俗 第六章 落下闳的影响及天文传承 节 落下闳天文成就的影响 第二节 落下闳天文传 寄语——时代呼唤落下闳精神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