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玩偶》是“阿根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拉美“恶文学现实主义”先驱罗伯特·阿尔特自传式小说,亦是其长篇小说处女作。
主人公阿斯铁尔是被学校开除的少年,他不惜一切代价试图摆脱贫穷,但始终未能成功,于是越来越陷入黑暗的悲观主义。小说以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加上荒诞和绝望的气氛,反映了20世纪初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混乱局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愤怒的玩偶(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阿根廷)罗伯特·阿尔特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愤怒的玩偶》是“阿根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拉美“恶文学现实主义”先驱罗伯特·阿尔特自传式小说,亦是其长篇小说处女作。 主人公阿斯铁尔是被学校开除的少年,他不惜一切代价试图摆脱贫穷,但始终未能成功,于是越来越陷入黑暗的悲观主义。小说以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加上荒诞和绝望的气氛,反映了20世纪初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混乱局面。 作者简介 罗伯特·阿尔特(Roberto Arlt,1900—1942),出身于阿根廷普鲁士移民家庭,成长于城市拥挤的廉租房。16岁离开家后,他当过书店职员、铁匠学徒、油漆工、焊工等,直至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世界报》任职。作为一位记者,阿尔特描绘了布市丰富而生动的生活;作为一位发明家,他获得了防止女性丝袜滑落的专利。1942年,阿尔特急病去世,有《七个疯子》《喷火器》《愤怒的玩具》等小说和戏剧作品数部传世。 目录 第一章 大盗 第二章 工作与生活 第三章 愤怒的玩偶 第四章 加略人犹大 译后记 导语 小说初名《猪一样的人生》,编辑认为不雅,改为了《愤怒的玩偶》。原名道出了这小说的真谛,即这是失败的、肮脏的、失望的人生。新题目的寓意,也许是指人是被命运捉弄的玩偶,也可能指涉主人公无用的小发明。有学者认为,这与文中不断提及的诗人波德莱尔诗中许多的“玩具”对应,意在改变玩具本来的娱乐功能,玩具对玩具的制作者产生愤怒和反叛,隐射对这个现代化初期的工业世界的愤怒,因为它消灭了劳动者的梦想。 后记 罗伯特·阿尔特是20世纪 阿根廷小说家,擅长描写城 市底层民众生活,被誉 为“20世纪拉美城市小说的 奠基者”“拉美大陆第一个现 代作家”。所谓“城市小说” 与“现代”,是相对于20世纪 初阿根廷主流乡村风俗主义 小说而言的。当时,像《堂 ·塞贡多·松布拉》这样的, 描写潘帕斯草原上高乔牛仔 自由不羁生活的“新高乔文 学”最为流行。在阿尔特开 始写作的20世纪20年代, 阿根廷国力昌盛,处在农业 出口繁荣“黄金时代”的末尾 ,首都的外国移民人口比例 奇高,全新的阿根廷民族文 化和语言正在塑造的过程中 。受先锋派的影响,文化界 发生着美学变革,出现了佛 罗里达派(Grupo de Florida)和博埃多派(Grupo de Boedo),前者视角更为 精英,博尔赫斯与其较为接 近,后者主张文艺应贴近社 会现实,尤其应关心社会底 层群体,阿尔特较为靠近这 一群体。 阿尔特出身贫寒,从小 不断打工维持生计,没有机 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却 自学成才。他承认自己教育 背景的薄弱,“我做过书店 店员、铁匠学徒、漆匠学徒 和机械工。我还领导过一个 砖厂,做过掮客、小报的编 辑、港口工人。”尽管生活 艰难,阿尔特却一直抱有成 为伟大作家的梦想。这一点 ,他的邻居,阿根廷诗人洛 克斯洛(Conrado Nale Roxlo)可以做证。他看到, 对于阿尔特来说,文学是生 死攸关的事,生活只有一个 意义,就是成为伟大的作家 。那么,作为伟大的作家, 应该写些什么内容? 阿尔特可不想写漂亮的 诗句,他与博埃多派关系较 为紧密,认同这个群体对作 家的定义,即“社会作家”, 他要写的正是阿根廷人的痛 苦和贫困。可这样接地气的 内容和语言,不符合当时主 流文化界的审美,常常遭到 出版社的拒绝。他的第一部 小说,从1919年开始写作 ,到1926年才得以出版, 且出版后立即引发众多的争 论。他在写作期间,也不得 不继续打工养家糊口。可以 说,他的文学道路是异常艰 难的。 阿尔特选择了书写城市 ,他总是描写布宜诺斯艾利 斯20年代衰败的资产阶级社 会的底层生活,文字总有语 法错误,语言混杂,夹杂着 许多外国话,与传统的“好 文学”相去甚远。他对自己 文学的评价是“即兴的和非 正规的”。他的自学成才的 底层背景也成为一个诟病。 因此,阿尔特这样的文字引 起了精英文人的不屑,“他 可真不会写小说”,“他就是 个可怕的半文盲”。可正是 这“差文笔”,这类被普利耶 托(Julio Prieto)称为想要超 越魔幻现实主义的“恶文学 现实主义”,却预示了阿根 廷现代民族文学的诞生。 阿尔特的文学地位一直 没有得到认可,各类阿根廷 文学史书中对他的提及都非 常吝啬。这一现象一直持续 到了21世纪。在特立尼达· 巴雷拉(Trinidad Barrera)出 版社2008年出版的《西语 美洲文学史》中,只有基罗 加(Horacio Quiroga)、里维 拉(Jose Eustasio Rivera)、 吉拉尔德斯(:Ricardo Guiraldes)、加拉戈斯 (Romulo Gallegos)这样的大 作家才占据了专门的章节, 关于阿尔特的介绍仅寥寥几 行。 …… 就这样,阿尔特笔下的 布宜诺斯艾利斯城,第一次 出现了人间烟火味。这座城 市中的底层面对的永远是失 败和失望,哪怕人们想要从 中寻找虚假的希望和慰藉, 阿尔特也坚决不给,他就是 这样“糟蹋”自己的小说。可 是,他笔下的民众才是真实 的阿根廷人民,那些虚假、 短暂、充满道德污点的财富 与繁荣不能代表真正的阿根 廷,那些欧化的文学家也不 能代表阿根廷。阿尔特最能 代表阿根廷文学,阿尔特的 小说最能代表阿根廷的百姓 。那就让博尔赫斯成为世界 文学的大师,让阿尔特成为 现代阿根廷民族文学大师吧 。 阿尔特的魅力在其语言 ,而作为译者不得不觉得遗 憾。阿根廷的许多俚语、俗 语还有口音是通过文字拼写 本身体现的,中文无法找到 恰当的办法对应。阿尔特特 有的语法错误也消失于译文 之中,无从可见。这“半文 盲”的“差文笔”,变成了主 谓宾齐全的中文,那么,问 题来了,阿尔特还在吗?这 个用文字羞辱自己的底层作 家还在吗?我们只能寻找折 中的方案,如果读者能看到 那个隐藏在阿斯铁尔身后, 那个不放弃文学梦想的天才 ,所经历的艰辛和痛苦,能 感受到他文字中布宜诺斯艾 利斯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 脉搏跳动,那么,译者的任 务就算达成了。 精彩页 第一章大盗 我十四岁的那年,一个来自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老鞋匠激起了我对侠义小说的喜爱和渴望。他的铺子位于南美街与玻利维亚街之间一家墙面白绿相间的五金店旁,是里瓦达维亚街上一座老宅的门厅。 这铺子的门面上贴着海盗蒙巴斯①和莫西干人文农戈②冒险故事书的彩色封面。我们这些小家伙下了课就喜欢到这里,瞅几眼门上的这些被太阳晒得褪了色的贴纸。 有时候,我们也会买半包巴里雷特牌香烟,这店主就很不情愿地起身离开他的长凳,招呼起我们来。 他是个驼背,一脸络腮胡,脸色憔悴,人还有点瘸。而且,他瘸法挺别致,脚圆鼓鼓的,仿佛是骡子的蹄子,后蹄朝外。 每次见到他,我都想起妈妈总说的一句谚语:“别靠近被上帝诅咒的人。” 他总和我说些有的没的,一边在杂乱的模具和皮卷中拣出一只破旧的皮鞋,一边给我讲述西班牙历史上最有名的大盗的故事,语气中饱含失败者的痛苦。有一次,他跟我夸奖一个大方的教士,曾给过他两毛钱作为擦鞋的小费。 他很贪婪,招呼客人时总是笑脸相迎,那鸡贼的微笑也没能使他的脸颊鼓起来,嘴唇却皱了起来,露出黑黑的牙齿。 我很喜欢他,尽管他动不动就发怒。他长期订阅一些无聊的书,借我看还要收我五分钱租金。 给我讲迭戈·科联特斯①的故事时,他说:“这个家伙,哎……真是个人物!……他可比一朵梅鬼花儿②还靓,他被民兵杀害了。” 这个鞋匠嘶哑的声音都发抖了: “比梅鬼花儿还靓……但真倒霉催了……” 他随后陷入了沉思: “你想想……他专门劫富济平……所有的农庄都有他的马子……他可比梅鬼花儿还靓……” 屋顶的天窗,散发出糨糊和皮革的气味,他的声音唤起了一种对青山绿水的遐想。在这景象中,山沟里传来吉卜赛人的舞会声……整个吵闹的山地国家被他召唤,出现在我眼前。 “他可比梅鬼花儿还靓。”这瘸子将鞋子顶在膝盖的铁板上,用锤子敲敲软鞋底,发泄他的悲伤。 然后,他耸了耸肩,好像摆脱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想法,从牙缝中朝角落吐了口痰,在石头上快速磨锥子。 一会儿他又说: “你知道吗,故事最好看的那段是到了小因内斯女士和培苏尼亚叔叔的驴馆时。”他看到我拿起了一本书,对我吼起来,警告我道: “孩子,你给我小心点,这书可不便义。”他转向他的客人,低着头,头上戴着一个盖住耳朵的老鼠色的帽子。他用沾满胶水的手指尖翻翻抽屉,嘴里衔满了钉子,然后继续敲他的锤子……咚咚咚…… 我贪婪地读着这些绘图故事,例如,“安达卢西亚之光”何塞·玛利亚的故事,“大胡子”海梅①和其他一些捣蛋鬼的冒险故事,看上去真实又怪异: 骑士们骑在装备齐全的马驹上,小马玫瑰色脸颊上有黝黑的鬓角,马尾上盖着闪闪的科尔多瓦帽,鞍架上配着短枪。他们通常慷慨地送给寡妇一个黄色的钱袋子,寡妇怀抱婴儿,站在一个绿色小山丘脚下。 我梦想成为强盗,掐死那些好色的长官;匡扶正义,保护寡妇。这样,单身小姐们就会爱上我。 我还需要一个伙伴来追随我早期的冒险,他就是恩里克·伊尔素贝塔。 他是个游手好闲的人,我总是听人叫他“山寨大王”,这绰号看来是想教训他。 下面我来告诉大家,他的名声是如何起来的,他的声望如何能帮助菜鸟学会欺骗外行。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