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陈文新讲唐人传奇 |
分类 | |
作者 | 陈文新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唐人传奇与唐诗并称为“一代之奇”,其光彩照亮了唐代文学史,也照亮了中国小说史。本书将唐人传奇的发展分为初期、盛期、中期和晚期,对各个时期的作者、作品做了系统介绍和解读,深入浅出,多有新见,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陈文新,1957年8月生,湖北公安人。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明清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主编、《中国学术档案大系》主编、《湖北省志》总纂委员会副总纂、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中国小说史、明代诗学和科举文化。所主编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是一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文学编年史,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08年)和湖北省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入选新中国六十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展(1949-2009年)、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十年建设标志性成果(2000-2010年)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出版业发展成就代表性成果(2002-2012年)。个人学术专著主要有《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中国小说的谱系与文体形态》《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明代文学与明代的科举文化生态》。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多次赴海外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 目录 唐人传奇的文类特征 初期(618—779):从志怪向传奇的过渡 单篇传奇的艰难发轫 王度《古镜记》 佚名《补江总白猿传》 张鷟《游仙窟》 陈玄祐《离魂记》 小说集中偶有传奇佳作 牛肃《纪闻》 张荐《灵怪集》 戴孚《广异记》 初期唐人传奇的审美品格 精神气质 艺术风貌 盛期(780—820):面向“无关大体”的浪漫人生 小人物的感慨与大历史的波澜 沈既济《枕中记》《任氏传》 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 沈亚之“以诗赋为小说” 《湘中怨解》 《异梦录》 《秦梦记》 《冯燕传》 情爱与侠义风华无限 许尧佐《柳氏传》 元稹《莺莺传》 蒋防《霍小玉传》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白行简《李娃传》 李景亮《李章武传》 李朝威《柳毅传》 作意好奇 牛僧孺《玄怪录》 陈劭《通幽记》 盛期唐人传奇的审美品格 对“无关大体”的浪漫人生的热烈关注 传、记辞章化蔚然成风 中期(821—873年):忧患之潮 《玄怪录》三部续书的奇思异想 薛渔思《河东记》 张读《宣室志》 李复言《续玄怪录》 《集异记》各有其“异” 薛用弱《集异记》 陆勋《集异记》 几篇难定作者的小说 不平之鸣 李玫《纂异记》 郑还古《博异志》 乱世之音 裴铏《传奇》 袁郊《甘泽谣》 卢肇《逸史》 佚名《会昌解颐录》 寥若晨星的单篇传奇 房千里《杨娼传》 薛调《无双传》 无名氏《东阳夜怪录》 畸形政治小说 柳珵《上清传》 托名牛僧孺《周秦行纪》 《异闻集》拾遗 《冥音录》 《秀师言记》 《韦仙翁》 《独孤穆》 《韦安道》 中期唐人传奇的审美品格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一波三折的情节之奇 佛道观念外化为小说结构 情景交融的意境 晚期(874—910):反思与叛逆 调侃崇高 皇甫氏《原化记》 康骈《剧谈录》 以议论为小说 高彦休《阙史》 柳祥《潇湘录》 衰微期的杰作:《三水小牍》 《步飞烟》 《却要》 《绿翘》 《王知古》 《王玄冲》 茫茫旷野的两束小花 佚名《灵应传》 杜光庭《虬髯客传》 晚期唐人传奇的审美品格 “无关大体”的浪漫人生不再处于传奇中心 题材陈陈相因,新意不多 议论化倾向 从唐人传奇到《聊斋志异》 后记 导语 唐人传奇上承魏晋志怪、志人小说的流韵,下启宋元话本之肇端,乃至对明清小说也有极大影响。本书对唐人传奇的发展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作者基本沿用学界对唐人传奇发展的分段,即初期、盛期、中期、晚期来介绍唐人传奇,并对唐人传奇各个时期的主要作者,重要作品做了较为概要的介绍,时有本人的评说,且与已有的研究有不同的理解,是本书的一个特点。 后记 2020年是和“新冠肺炎 疫情”连在一起的。 这本在“新冠”肆虐期间 完成的小书,套用钱锺书 《谈艺录》序的说法,“虽 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 也”:一面为那些惊心动魄 的信息所震撼,自愧不能 在抗疫一线大显身手,一 面潜心写作,以排解纷至 沓来的忧虑,对那句“不为 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 生”的感叹有了更深一层的 体昧。 感谢梁惠君的约稿,我 非常珍惜这个和读者交流 读书心得的机会,也希望 这本小书能得到读者的喜 欢。 门下杜近都帮忙核对引 文,完善注释,谨一并致 谢! 陈文新 2020年5月12日于珞珈 山麓 精彩页 关于唐人传奇的文体渊源,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这一观点得到不少研究者的认同,如王运熙《试论唐传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光明日报》1957年11月10日《文学遗产》版)就说:“唐传奇的文体是在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降,诸多学者陆续提出了新的看法。如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认为,唐传奇,尤其是单篇传奇文,其“兴起的一个真正前提”是前代的“历史传记小说和准历史传记小说”:孙逊、潘建国、熊明等将唐人传奇的文体渊源追溯到汉魏六朝的杂传杂记类作品;吴志达《唐人传奇》、李宗为《唐人传奇》等则认为唐人传奇渊源于志怪、史传、民间说话等多种文体。其中,孙逊、潘建国合著的《唐传奇文体考辨》(《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一文.是“唐人传奇源出传记”之论的集中表达:一、从语义、分类角度来看,“目前我们所谓的‘志怪小说’,乃是以题材为标准的分类名称:所谓‘传奇小说’,则是以文体为标准的分类名称,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它们分属两个内涵不同、外延交错的概念。”就文体而言,传奇小说大体以传、记为名,清楚显示了它与传、记的承继关系。二、从目录学的划分来看,唐人传奇也一向被视为传、记类作品,《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遂初堂书目》《通志·艺文略》等都是这样归类的。宋人所编纂的总集,如《太平广记》卷四八四到四九二为“杂传记”.其中收入了13篇唐人传奇,且都冠以“传”和“记”之名。稍后的《文苑英华》卷七九二到七九六题为“传”类,其中收入了《长恨歌传》《冯燕传》这样的传奇小说。孙逊、潘建国就宋人的归类解释说:“一方面传奇与人物杂传的文体联系非常紧密,而另一方面,传奇在杂传的基础上又注入了新的文学因素,即小说的因素,显示出十分强烈的小说特征,无论将其归入‘杂传记’还是‘小说’,都有其理由。……唐宋人在总体上仍然倾向于将传奇作品归入‘传记’类,这说明文体渊源关系,乃是当时确立传奇作品归类标准的最重要因素。”其结论是:“传奇就是继承人物杂传的文体传统,结合唐代其他文化、文学因素而诞生的一种新文体,传奇和人物杂传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文体渊源关系。”孙逊、潘建国的这篇论文,对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抑或有说得不够透彻之处,但关于唐人传奇源出传记的论述,则说得比较到位。 清代的纪昀在批评《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时曾说:“刘敬叔《异苑》、陶潜《续搜神记》,小说类也;《飞燕外传》《会真记》,传记类也。”(见盛时彦《姑妄听之·跋》)纪昀所谓“小说”,指的是子部小说,包括我们说的志怪小说;所谓“传记”,则包括了《会真记》(即元稹《莺莺传》)这些唐人传奇。纪昀称唐人传奇为“传记”.其实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文体归类,也可以说是宋元明清时代的“常识”。 从外在的构架看,唐人传奇大体包括传、记两种体制。“传”较多地继承史家列传的传统,对人物的生平、出处、归宿等有相当完整的交代,文末通常还有一段论赞式的议论,如《南柯太守传》《霍小玉传》;“记”注重的是事件的完整性,虽然也写到人物,但不必完整交代人物生平,如《枕中记》《三梦记》。有些作品尽管不以传、记为名,如《异梦录》《湘中怨解》,实际上要么采用传的结构,要么采用记的结构,没有例外。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