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面对网络普及、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只有打通“网路”才能找到出路。必须勇立时代潮头、更新思维理念,才能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插上科技的翅膀,用网络为教育开辟新课堂、拓展新领域、注入新活力。 翻转课堂借助网络连接技术,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边界,拓宽了课堂疆域,改变了传统教学流程,重新定义了课堂概念,把传统的封闭式、标准化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融合、个性化的新时空教学系统,让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乐学成为可能。 本书围绕“如何在思政课中应用翻转课堂开展智慧教学”的根本问题,系统深入地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翻转思政课堂的教学策略等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张蕾蕾,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军队政治工作专业博士后。长期在军队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著作8部,在核心报刊发表论文60多篇。参研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10余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课题6项。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在线开放:“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网络+”时代的思政学习新思维 (一)用户思维 (二)关联思维 (三)共享思维 (四)迭代思维 (五)融合思维 (六)精准思维 (七)工匠思维 二、“网络+”时代的思政教学新特点 (一)实现思政教学动态跟进 (二)创新思政教学理念方法 (三)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水平 (四)拓展思政教育时空领域 (五)丰富思政教育活动内容 三、“网络+”时代的思政课程新模式 (一)技术支持学习是时代的选择 (二)学习新模式催生教学新常态 四、小结 第二章 翻转课堂:为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扇门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二、翻转课堂的由来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二)翻转课堂的发展 三、翻转课堂的依据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 (二)掌握学习理论 (三)分布式学习理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五)最近发展区理论 (六)混合学习理论 (七)自组织学习理论 四、小结 第三章 他山之石:翻转课堂的实践进展 一、翻转课堂在国外 (一)美国:翻转课堂的发源地和实践重地 (二)加拿大:由点及面的深度实践 (三)新加坡:在政府推动之下成效显著 (四)澳大利亚:大中小学联手共同推动 二、翻转课堂在中国 (一)重庆市聚奎中学的“云计算”支撑下的“翻转课堂” (二)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三)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模式 (四)山西省新绛中学的“自学一展示”模式 (五)山东省昌乐一中的“二段四步十环节”模式 三、翻转课堂的辨析 (一)翻转课堂和“先学后教” (二)翻转课堂和信息技术 (三)翻转课堂和视频运用 (四)翻转课堂和智慧教育 四、小结 第四章 SWOT分析法:翻转思政课堂的价值功能 一、翻转思政课堂的SWOT分析 (一)翻转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优势(S) (二)翻转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弱势(W) (三)翻转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机会(O) (四)翻转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威胁(T) 二、翻转思政课堂的实施对策 (一)树立翻转理念,严把思政课堂设计关 (二)提升翻转能力,严把思政课堂活动关 (三)优化翻转内容,严把思政课堂质量关 (四)灵活翻转方式,严把思政课堂时效关 (五)夯实翻转基础,严把思政课堂参与关 (六)完善翻转环境,严把思政课堂监管关 三、小结 第五章 教学实践:翻转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翻转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 (二)翻转思政课堂的类型 二、翻转思政课堂的教学特点 (一)上下融合:线上线下融为一体 (二)大小结合:大班小组互相配合 (三)知行合一:理论实践合二为 (四)新旧互补:翻转传统相互结合 三、翻转思政课堂的教学流程 (一)课前四部曲 (二)课堂三步走 (三)课后两环节 四、小结 附录 实践案例:基于教学(纪念)场馆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于教学(纪念)场馆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一)总体设计——用课堂的翻转给学员带来前置性学习和浸入式体验 (二)实施过程——用课堂的翻转让学员带着疑问学习,带入情境思考 (三)配合手段——用课堂的翻转高效运用教学(纪念)场馆 (四)总结思考——用课堂的翻转提高教学团队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授课水平 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的形成和巩固发展》翻转课堂实施教案 (一)教学对象 (二)教学目的 (三)教学安排 (四)教学条件 (五)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书稿紧紧围绕“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翻转课堂开展智慧教学”这一根本问题,清晰阐述了“网络+”时代军队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与要求、翻转课堂的起源与理论基础,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重点论述了军队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而就如何具体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应用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