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研究以在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实施的一场民主实验为载体,以农民的民主能力为分析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制度、组合实验、实证研究等分析方法,细致剖析了农民的民主能力现状、农民的民主能力是否可以提升以及如何才能得到提升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概要性地介绍与本项研究相关的靠前外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假设、实验的设计模式以及样本村概况。本文为教育部2014年很好百篇博士论文。 作者简介 马华,1981年生,河南汝南县人,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国百篇很好博士论文获得者,青年三晋学者山西省特聘教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三农研究院特聘首席咨询专家,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主要从事乡村治理与中国基层政治研究,擅长跨界合作与行动研究,曾组织和实施的南方新农村建设改革实验(简称“南农实验”),在靠前较早将实验研究方法引入政治学学科并付诸实践。在南方开展实验期间,总结推广的“蕉岭模式”,在靠前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有关村务监督的部分经验更是上升到村组法,为加强基层民主监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转载;多篇咨政报告获得中央以及省市领导的批示、采纳。出版著作4部。 目录 序― 序二 绪论 一 研究缘由与意义 二 关键词的界定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 问题意识与研究假设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 实验的设计模式 七 研究样本的基本概况 章 民主的历史记忆:中国早期的民主实践 一 “民本”与“士绅政治”:民主的传统因子 二 “五四”与“乡村建设”:民主思想的启蒙 三 “土地革命”与“人民公社”:民主参与指令化 小结 第二章 民主的现代因子:当代发展民主的尝试 一 从基层重组农村的“村民自治” 二 着重于制度建设的“水月实验” 三 着重于组织建设的“岳东实验” 四 着重于能力建设的“南农实验” 小结 第三章 民主能力之现状:样本村的数据采集及分析 一 代理人的代理能力 二 村干部综合素质分析 三 普通村民的表达能力 四 普通村民的合作能力 五 普通村民的监督能力 小结 第四章 民主方略步:农民的表达能力建设 一 利益、表达与民主 二 利益辨识:表达者的素质训练 三 利益联系:从宗族偏好到理性表达 四 利益维护:从消极表达到积极行动 小结 第五章 民主方略第二步:农民的合作能力建设 一 从宗族组织到理性合作 二 从圈层合作到社会化空间 三 从外生到内生:合作主体的选择 小结 第六章 民主方略第三步:农民的监督能力建设 一 涉农媒体对村务监督的介入及功能 二 地方政府对村务监督的引导及创新 三 村民自治中的草根式权力平衡与民主能力培育 小结 第七章 基层民主研究新视角:一种研究路径的转换 一 从民主制度到民主能力的转换 二 从民主客体到民主主体的转换 三 从民主价值到民主技术的转换 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