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体部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从“东方主义的批评视野”和“性的批评维度”两个角度展开对亚裔(华裔)文学批评的观察、梳理和评介。主题是研究1970年代至世纪之交美国“亚裔研究”这一学科中的文学批评如何借用理论的力量,运用学术的语言,为一向被东方主义话语所宰制的华人文化群体寻找身份话语。作者尝试探讨和论证由于东方主义话语本身依托于性别话语之上,东方主义批评和性别批评是同时启动的亚裔(华裔)文学批评的维度,而这也是华裔处身其中的话语秩序的必然。 作者简介 潘雯,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复旦大学比较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艺学博士生。现任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副教授, “文化发展创新与文化浙江建设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华人文学、中关文化关系与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批评。 目录 前言 导论 走进美国华裔文学批评 一、学科的起点:美国华裔文学与美国亚裔文学 二、美国“亚裔研究”的学科概述 三、美国亚裔文学批评概述 四、“东方-性”:一种话语机制 五、“华人话语”:华裔文学批评中的身份建构 六、本书的布局 上篇 东方主义的研究视野 章 东方主义批评概述 节 “东方学”与“东方主义” 一、东方学 二、东方主义 第二节 东方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质疑萨义德:关于东方主义批评的学术定位 一、来自东方学家的批评 二、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左翼的批判 三、警惕理论的独断论 第二章 美国亚裔研究中的东方主义批评 节 批判刻板形象:东方主义批评的阶段 一、种族主义的爱 二、外交谦卑体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气息:东方主义批评的第二阶段 一、开山之作 二、银幕上的东方人 第三节 学术化与分散化:当东方主义批评不再是“显学” 一、“9·11事件”之后的文化批评语境 二、东方主义批评的再学术化 第三章 美国亚裔文学批评中的“自我东方主义”之辨 节 “自我东方主义”与相关概念 第二节 “自我东方主义”的提出:亚裔的男性话语 一、批判“模范族裔” 二、东方的“真实性” 第三节 “自我东方主义”的消解:女性主义话语的介入 一、“自我东方主义”批评的过度阐释 二、“自我东方主义”批评的两性分野 第四节 “自我东方主义”的彻底消解:协商政治和差异身份 一、“杂糅性”与“协商政治” 二、“自我东方主义”论争的余韵 第四章 东方主义批评视野下的“华人话语” 节 雄性发声:以《致命的拥抱》为案例 一、雄性发声的社会语境 二、致命的拥抱 第二节 套话去魅:以《东方人》为案例 一、“迷思”与“去魅” 二、六种面相 第三节 语域切转:以《从必需到奢侈》为案例 一、亚裔文本联盟 二、反讽的张力 第四节 话语重置:以《语言的铁幕》为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