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程十发传(精)/图文版艺术家传记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郑重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张祥河是张照的重孙,曾任广西布政使,著作有《四铜鼓斋画论集刻》,其中载有《石涛画语录))o石涛的这本画论能流传下来,张氏是有功的。张照,康熙朝进士,参与修《大清会典》,曾任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左都御史,雍正间任刑部尚书。张照因书驰名,在雍正朝的御用印上留下他的书迹,朱家潘编辑整理的《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中常记此事,如雍正元年正月十七日有记日:“奉旨:照张照篆样文范,……问张照‘之’字篆法有何讲究。钦此。正月廿二日翰林张照篆样二张、技艺人滕继祖篆样三张……怡亲王呈览。奉旨:准张照古篆‘雍正御笔之宝’,将‘之’字下横取平,选吉时照样镌刻。钦此。于正月廿九日照翰林张照篆样镌刻得寿山石‘雍正御笔之宝’一方,怡亲王呈讫。奉旨:将此宝样好生收着。钦此。”张照卒,谥文敏,和董(其昌)文敏、并称华亭“二文敏”。做过御史的人,总要有一点直谏的刚正不阿精神。张照具有江南才子那种倜傥洒脱的品性,他善书,作品有华亭书派的温润秀丽、灵动优雅,他的楷书、行书深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特别垂青。

程十发和张祥河的四铜鼓斋因缘不浅。张定九不但是十发的启蒙画师,还是十发的继父,十发过房给张定九为继子。张定九有一女儿张祉琬也随父亲学画,两人以姐弟相称。当时,张祉琬ll岁,十发8岁,佣人阿和尚背着十发,老妈子牵着祉琬,元宵佳节赏灯的情景还留在十发心中。不料,“八一三”日军侵占上海,张家八深九院老宅被日本人一把火烧尽。大难临头,各奔东西,祉琬、十发也被战火冲散,一别就是一个甲子60年。 常在书画界走动的王晓君,也是十发的朋友,打听到张祉琬流敦到青浦的消息,立即投函相告,十发回信说:“蒙赐大札,谢谢。顽获悉童年旧事,于六十年前故乡旧谊,散佚无多。今将续童年乡亲旧梦,不胜高兴,请约拜张祉琬女士具体日期。”

在王晓君的安排下,1993年冬天的一个朗日,十发和祉琬在青浦见面了。在去青浦的路上,十发说:“年轻人盼过年,可增长一岁;而我们老人盼减岁,恨不得时光倒流,我与祉琬一别就是一个甲子,真是时光飞逝。”青梅竹马,相见甚欢,十发操着浓重的松江土音对祉琬说:“我无时不想,何尝不想找你啊,可60年的沧桑,变化万千……”两位老人激动地将话题转入儿时岁月,他们说起程砍木和张定九的莫逆之情,十发说:“继爹为我阿爸画的《深山采药图》,我仍记忆犹新,他们去花园中饮酒赏月,持螯赏菊,吟诗作画,其乐融融的情景,我历历在目。我们耳濡目染,懂得了不少人情世故。”他们约定来年春暖花开,重返松江再游四铜鼓斋。

谁知还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十发便又在王晓君的陪同下,约张祉琬同去松江游四铜鼓斋。两位老人重聚松江,前去四铜鼓斋张祥河旧宅,寻找60多年前童年的欢乐了。

张家旧宅根基虽在,但已今非昔比,居在这里的人家如同“七十二家房客”;草木葱茏,但杂乱无章,已非昔时百花园之旧貌。他们来到“松风草堂”,看到那块悬挂在客厅上的“松风草堂”匾额还在,十发激动地说:“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千万不要失落了!”他们还忆到了“谊笃宗旨大厅”,忆到了庭院内假山亭榭,忆到了张大干到松江住在赵家时的情景,更忆到了元宵节观灯。当他们来到花园中心时,十发记忆犹新地说:“这里有四个铜鼓,是张祥河在广西做官时带回的。传到继爹时,花园中还有两个,现在不知道失落在何方。这些铜鼓制造精良,花纹清晰,图案布局严谨而有变化,当时得二三便可称王。张祥河刻的《四铜鼓斋丛书》如今仍存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内。”当两位老人沉浸在回忆中时,一位老太突然迎了上来,冲着十发说:“这不是小时候喜欢在包药纸上画关公的阿潼吗?”老屋遇旧人,倍加亲切,彼此拍照留念。P19-21

作者简介
郑重,1961年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文汇报》任记者,从事新闻及报告文学写作。已出版的有《时代风云录》、《飞向太空》、《寻找人类失落的文明》、《原子能在内耗》等报告文学集,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寻找中国金字塔》,反映近代收藏的《海上收藏世家》、《收藏大家》及画家传记数种。
后记

程十发走了。

程十发的时代结束了。

“程家样”还留着,它并没有随画家而去。这就叫“人以画传”,画家的生命还在。

画家永不消逝的生命是由其艺术风格铸就的。

程十发的艺术之路是从1949~N。也就是这一年他有数月的乡村生活,使他知道绘画艺术不只是要表现自己个人的喜好,也要让看的人感到欣喜。正是这种双向的动力,一条艺术之路展现在面前。开始他并不知道这条路是崎岖不平坦的,等待他的是一个个严峻的风波险滩。他虽然生存在石缝之中,但他心中的真情还在,在艺术中顽强地张扬自我,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从石缝中生长出来。  ‘

画家的取材,这是看画家风格最明显的大门。程十发晚年回忆他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时候说过:我的画的风格如同山里一棵特殊的树,它不能避开政治气候的各种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艺术追求,既要避开“左”的干扰,又要避开右的干扰。风格的形成是不能脱离社会影响的。

在政治概念化中,艺术个性消失的时候,程十发能把自己的艺术风格张扬开来,其中的奥妙何在?他自己的总结是:我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善于扬长避短,这是别的画家不易做到的;我也向古人学习,是从古人比较冷门的或在古代曾经热门过而又冷下来的东西中吸取;我生在上海,受的是上海的艺术教育,早年受海派的影响是难免的,所以我就跳出海派,走自己的路。海派演变后艺术习气不好,故别人以“海派”命名来贬它,我在情感上也疏远海派。

程十发非常清楚,他感到自己的艺术从“海派”中找不到出路,也羞于别人称他为“海派大师”,而且常以“海派无派”来对付那些以“海派”为圣经的人。

“艺术没有规律,没有法则,有法则就不是艺术了。”

“别人犯忌的我偏犯犯,试试看。”

程十发的这两句话和他的“程家样”艺术一样,风格卓然,但已经成为绝唱。

郑重

2017年10月

目录

乡情篇

家住云间思鲈巷

医家的儿子不学医

为母亲画像

与华亭“三宅”的生死之缘

故乡的泥土最肥沃

在古人与今人之间

以画题书,古碑即如此

不信南宗与北宗

夫妻双双把家还

修竹远山楼修炼

阅世篇

三釜书屋释义

半部《野猪林》、《幸福的钥匙》和《画皮》

时代的烙印

从结缘“怒江美人”到《小河淌水》

合陈老莲、任伯年为一身

书画鉴定的后起之秀

政治风暴到来的预感:“我要倒霉了!”

“文革”遗珍

《中国画》的出版与批“黑画”

走出国门

答记者问

“我家是个马戏班子”

敬老·尊友·扶幼

女弟子汪大文

倡导发挥民间书画组织的作用

“他总是想让大家开心”

收藏与捐献

谈艺篇

艺术靠形象征服人

动物是人的伙伴

《橘颂》、《屈子行吟》、《礼忠魂》

《广陵散》、《高山流水》、《箜篌引》

忧时伤世的《眷秋图》

《濒湖问药图》、《采药图》

“钟馗就是我”

舞台速写与古典戏曲版画

一点画史

画戏先看戏

丹青写出昆曲的文学美

新写《梅花喜神谱》

九松山庄释义

《儒林外史》和《西湖民间故事》

《孔乙己》和《阿Q正传一。八图》

杂剧《琵琶记》、电影蒙太奇和

连环画《胆剑篇》

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

程派山水之“势”

用色彩说话

行之不远的《春灯读画录》

结语

内容推荐

《程十发传(精)》是“图文版艺术家传记”系列之一种。本书用乡情篇、阅世篇、谈艺篇三个部分,记录了程十发对故乡之眷恋、其人生经历之曲折、其对艺术之见解和探索。程十发不囿于前人成就和门户之见,汲取民间和外国绘画的养分塑造自己的风格。他在政治风波中备受冲击,但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幽默和关心别人的性格。作者郑重郑重通过广泛地收集资料和采访传主及其亲友,写就此部书稿。这是一部资料翔实可考而又评论精彩的传记。

编辑推荐

程十发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但给他印象之深莫过民间艺术。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1942年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从事美术普及工作,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6年参加上海画院的筹备工作,并任画师。长期任上海画院院长,此后,艺术视野不断拓展,“取古今中外法而化之”,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一定造诣。

郑重著的《程十发传(精)》讲述了关于他的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7: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