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传统水文水利计算方法、水动力数学模型、管网数学模型、溃坝分析等手段计算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设防水位。其主要内容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概况、城市洪涝灾害及成因、城市雨洪径流特性及城市水文分析方法、城市排水与排涝系统之间的关系、城市排水与排涝有效衔接的技术框架、城市基础设施洪涝灾害防御对策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的介绍。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雨洪、洪涝灾害防控等相关设计、施工及科研等部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同时可供科研人员、髙等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城市基础设施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基础设施分类 1.3 城市基础设施抗洪涝风险能力分析 1.4 水利工程对基础设施洪涝防御分析 第2章 城市洪涝灾害及成因 2.1 引言 2.2 国内洪涝灾害的现状 2.3 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 2.4 城市洪涝的概念 2.5 暴雨强度和频次增加(天) 2.6 城市发生改变(地) 2.7 基础排水设施标准低(管) 2.8 河道行洪排涝能力不足(河) 2.9 外江潮位影响(江) 2.10 小结 第3章 城市雨洪径流特性及计算方法 3.1 城市雨洪径流特性 3.2 城市暴雨洪水计算方法 第4章 城市排涝与排水 4.1 研究进展 4.2 城市排涝与排水的关系 4.3 排水与排涝分区 4.4 排水与排涝标准之间的关系 第5章 排水与排涝系统衔接技术框架 5.1 总体思路 5.2 暴雨分析 5.3 流域产汇流分析 5.4 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5.5 外江洪(潮)水位 第6章 城市基础设施洪涝保护措施研究 6.1 城市洪涝成因类型 6.2 措施研究 6.3 非工程措施 6.4 小结 第7章 实例分析 7.1 车辆基地 7.2 地面车站 7.3 地面车站 7.4 地铁车站与风井口部工程 7.5 住房保障口部工程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及其城市洪涝灾害成因分析,市政排水与排涝系统有效衔接技术框架,典型城市基础设施设防水位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全书分为7章,其中第1章为绪论,概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基础设施分类,抗洪涝风险能力分析,以及水利工程对基础设施洪涝防御分析;第2章对城市洪涝灾害及成因进行了介绍;第3章介绍了城市雨洪径流特性及计算方法;第4章进一步对城市排涝与排水进行分析研究;第5章主要从流域整体角度,构建天—地—管—河—江集于一体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全方位对排水与排涝系统进行衔接;第6章对城市基础设施洪涝保护措施进行研究介绍;第7章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其工程概况、计算思路和设计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