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1859年10月18日出生于巴黎,其父母均为犹太人。在大学预科学校求学时,他对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产生兴趣;1889年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中学、大学哲学教授;1913年赴英、美讲学,并任英国精神学会;1919年返回法国进入法兰西语言科学院,从事靠前事务和政治活动的研究。
柏格森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期间开始,写下了大量哲学著作,主要作品有《直觉意识的研究》(1880)、《智力与记忆》(1896)、《创造进化论》(1907)、《精神的力量》(1919)、《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源泉》(1932)等,他所构建的生命哲学在半个世纪内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7年,柏格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导论
第一章 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
一、绵延
二、无机体
三、有机体
四、个体性与老化
五、变形
六、生物学、物理学与机械论
七、激进目的论
八、生物学与哲学
九、对标准的探究
十、对实例的考察
十一、微小变异与突然变异
十二、系统发生学
十三、变异与遗传
十四、生命冲动
第二章 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
——呆滞、智力、本能
一、分化的倾向
二、适应与演进
三、动物与植物
四、动物生命
五、动物生命的发展
六、智力和本能
七、智力的功能
八、本能的本质
九、生命与意识
第三章 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与智力形式
一、哲学的方法
二、科学和哲学
三、智力性和物质性
四、几何秩序
五、几何与演绎
六、几何与归纳
七、物理规律
八、无序的概念
九、规律和类属
十、两种秩序
十一、物质的观念起源
十二、进化的意义
十三、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
第四章 思维的摄影机原理与机械论错觉:各种哲学体系浏览
——真正的变化与虚假的进化
一、两种理论错觉
二、“虚无”的概念
三、形式与变化
四、思维的摄影机原理
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六、现代科学
七、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
八、平行论与一元论
九、康德的批判哲学
十、斯宾塞的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流行于20世纪早期,现代演化综论出现以前。书中提出并论证了作者关于“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标志着析格林的生命哲学的完成。《创造进化论》是亨利·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该书1906年在法国巴黎首次出版,标志着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成熟。生命哲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哲学的范围。
除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和英国过程主义哲学家怀特海这样的哲学家之外,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和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等人都吸纳了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