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三本日记/温情疗愈儿童小说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林日暖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从那以后,她写日记就打不起精神了。她会先猜老师喜欢看什么,如何写才能让老师看到她是一个乖孩子。一段时间下来,宋祈安觉得自己上交的日记很虚伪,十分丑陋。突然之间,她开始嫌弃它。

宋祈安很陕又发现,看她日记的不只是老师,还有妈妈。她的习惯是回到家先写日记,再翻看一下妈妈给自己订的报刊,最后才写作业。这样,最终放在学习桌上的几件东西,从下到上的顺序就是日记本、报刊、作业本,很有条理。

有一天,同时到了两本杂志,宋祈安好奇,忍不住就翻了一本,之后才写日记,接着又看了另一本。宋祈安清楚地记得,晚上她把作业本装进书包时,桌上的日记本夹在两本杂志中间。第二天早晨出发时,她还看了它们一眼。但晚上放学回来时,她却发现日记本被放在了最下面。宋祈安问妈妈,妈妈若无其事地说,她打扫卫生,桌上的东西被碰到地上,没有归回原位。老师是一定会看日记的,这样的日记宋祈安写的时候就特别小心,所以妈妈看了也不要紧。可她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类似的情况,后来还发生过很多次。这样,宋祈安就有了第二本日记。她把这本日记放到了一个相对隐蔽、安全的地方,但是她很快就注意到日记本还是被人动过了——她放的地方不难被找到。幸好,她只是稍稍记了一点儿真实的想法,没有太过分的内容。

第二本日记,她还要写,但每天只记一两笔,内容有别于第一本,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里面记的内容比第一本多了一些棱角,也多了一分认真。这是写给妈妈的,带有一部分真实,但不是全部的真实。

宋祈安还有更重要、更想写的东西,是她认为绝不能让老师和妈妈看到的,就是她一个人的心事。日记就该是一个人的隐私,然后自己留一辈子,始终秘不示人才对。也是在这一刻,宋祈安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要有第三本日记。

宋祈安觉得全部的真实不可以对任何人讲。第二本日记可以让妈妈大致了解自己的想法,消除她的担心。第二本日记是对第三本日记最好的保护。 宋祈安甚至在第一时间就想好了这本日记的藏身之处。 她的床头靠墙,床的左边贴着窗户,侧板和窗台下的墙面之间有一道很小的缝隙。宋祈安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床上摆弄一堆纪念币,不小心弄丢了一枚,她东找西找,最后就是在那个缝隙里找到的。缝隙很小,只有她的小手能伸进去,又刚好能放下一个日记本。黑色的日记本隐没在阴影和视线的盲区里,就算妈妈给她换床单也根本发现不了。

宋祈安的一个亲戚开过印刷厂,后来改做了别的生意。清库时,送给她几十个漂亮的本子,正好用来写日记。宋祈安想:这么多,自己写到大学毕业都用不完。

从外观上看,她的三本日记几乎是一样的。从内容上看,第三本日记更像周记,她一两周才写一回,每一篇的篇幅也相对比较长。

第三本日记,像是宋祈安的一面隐秘的镜子,她常常在里面照照自己,看看真实的自己;还像是一间温馨的小屋子,只属于宋祈安一个人,她可以时不时住到里面,这让她感到轻松、幸福,还有一点点神秘;更像是她的朋友,随时都可以陪她聊天,宋祈安和它无话不谈,它能听瞳她的每一句话,也会为她保守每一个秘密。

有了第三本日记,宋祈安开始随心所欲地记录自己的感受。P2-4

作者简介
林日暖,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目前就读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七岁起有文字见诸报刊。曾在《提前读写报》《幼儿故事大王》《小学阅读指南》《小雪花》《小作家》《生活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绿洲》《地火》《岁月》《小说林》《大公报》(香港)等处发表文学作品。
书评(媒体评论)

“成长”是一棵树的名字。若能有爱与美的阳光及时照耀,那么一切疾病、弯路和围困都可战胜。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终有一天.那棵参天大树会生动地证明:所有的付出都不曾被辜负。

——常新港(儿童文学作家、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

生命的苦难既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精神的。因此,苦难是多维度的。温情疗愈儿童小说系列,不但有抓人眼球的故事、难得的人文情怀和仁者大爱之心,也填补了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空白。

——谭旭东(儿童文学作家、创意写作博士生导师、鲁迅文学奖得主)

同为孩子,他们在来到这个世界的路上遗失了一角。我们要做的。只是帮助这些孩子寻找到那丢失的一角,修复这个世界,愿所有的生命都能够被温柔相待。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儿童文学作家、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

后记

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也都是作家,教学之外他们还要不停地读书、写作。也许就是这个缘故,我从小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读书——从《幼儿画报》、看图识字之类以图画为主的“小书”,到后来有字无图的“大书”,甚至台历上印的小知识、小典故我都会看。

那时候,家里的书架从地面一直延伸到顶棚,排满了书房的两面墙。父母从来不限制我读什么书,我想看什么自己取就是了,也不必每本都看完。低处的书随看随取,高处那些书我也可以爬到书架上取下来,看过再还回去。妈妈经常说,我刚上初中还没有学古文的时候,就捧着文言版的《聊斋志异》,自己一边看一边傻笑。

七岁时,发表在《幼儿故事大王》上的一篇看图说话作品,应该算是我写作的起点吧。后来,我开始陆续发表稚嫩的习作,主要是一些认真修改后的作文和篇幅短小的散文,至今我还记得其中有一篇叫《我去了萧红故居》的文章。在中考前一天,我写完了一篇近万字的小说。高考前夕,父母要我全力备考,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我私下写了很多不打算发表的小说,题材跨越了校园、玄幻、推理等很多领域。写小说虽然消耗了不少时间,却是我高考前最好的减压方式。

接到这部小说约稿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对我从前写作经历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我在专业之外一直喜欢的心理学的一种回馈。我觉得我可以试着切换视角,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用他们可以理解,甚至觉得有趣的叙述方式传达一些正面的东西,与孩子们产生共鸣。

在创作初期,我找了一些同学和朋友,询问他们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事。他们讲了一向很乖的自己在学校被迫打架,结果回家又被家长训斥的事;讲了在家门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雪球做的小猪,却因太丑而被别人当作垃圾铲掉时,心里那份无法言说的委屈;还讲了为了吓唬父母而躲进衣柜里假装离家出走,结果在衣柜里睡着了的糗事……那些欢乐、那些酸楚都让我感同身受。

我没有将这些素材全部写进小说,但受访对象的经历为我的创作开拓了空间。最终决定以宋祈安为主体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因为我看到更多的人只在意孩子的成长.却忽略了大人同样也需要成长。所以,宋祈安的转变其实是依赖于她的母亲尚晓飞等大人的转变,更依赖于教育大环境的转变。

我在初中时曾有过一段转学的经历,也将部分个人感受融入了小说的情节中。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从南方来的转学生纪阳对北方的雪充满了好奇,也很在意同桌顾易笙对自己的信任,不希望被她误会。纪阳的父母工作很忙,对孩子疏于关心,平时不会送他上学,也不来参加家长会,但纪阳是一个十分自律的孩子,他很快习惯了新环境的节奏,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的资格。

小说中虽然对李小毛着墨不多,但我很喜欢这个角色。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李小毛这样的孩子可能是很不起眼的。他学习不好,也不喜欢参加团体活动,还常常被人欺负,但他也有自己的特长,他的剪纸作品在全校展示,班级出板报也总是找他画画。李小毛的家庭条件和多数同学差别不大,因此他的辍学与弟弟无关,与经济状况无关,只是因为父母心中“读书无用”的理念。在一个相对闭塞的小城市,他们并不认为上学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李小毛的辍学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大学时代回顾童年,同时观照当下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洗礼。在历时几个月的创作与修改过程中,我和身边的老师、朋友们建立了更为深厚的情感链接。我要感谢丛书策划者王如老师对我的信任,感谢王芳老师的鼓励和引导,感谢焦婧轩、侯晓钰等朋友向我提供的素材和建议,感谢林超然先生与高方女士的支持和指点,感谢看着我长大的辙艳阿姨在百忙之中帮我完成了书稿的校对工作。

这是我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不知能否得到大朋友、小朋友的喜爱。如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林日暖

2018年4月

目录

第一章 隐秘的镜子

第二章 交换秘密

第三章 转学生

第四章 家长会

第五章 出游前后

第六章 数学竞赛

第七章 教育诗

第八章 新年好

后记

内容推荐

“温情疗愈儿童小说系列”是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献给在生命中暂时丢失一片蓝天的孩子们的礼物。作家们勇担社会责任,以丰富的人生经验、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充满诗意的文字,带着孩子们完成了一次生命拔节的旅行,并由此体验到温润的人文情怀、无私的人间大爱,从而得到不同层面的成长和进步……

林日暖著的《第三本日记》讲述了:主人公宋祈安从小就被认为是天才,在家长和亲戚的期望下长大,在班级当班长,在大家眼中是个优秀的女孩。但她感觉一直活在别人的“期望”中,没有活出真正的自我,就像在人前一直戴着一个面具。在大学当教授的妈妈对她要求很严格。她有第三本日记,一本是交给老师的,第二本是为了敷衍妈妈的,第三本是她自己的,她把第三本日记偷偷藏在床板和窗台夹缝间,没人会发现,她会在里面记录真实的自己。随着远方小姨的开导和班主任付老师对宋祈安的评价对妈妈的启发,妈妈渐渐理解了宋祈安,不再那么严格要求她,给了她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空间,宋祈安也体会到了妈妈的转变,最终收起了第二本日记和第三本日记,不用再隐藏真实的自己,学会了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编辑推荐

第三本日记没有锁,却完全在大人的视线和认知之外。将心里话都锁进隐藏的日记,就走进了孤独之中。有一种爱叫理解,有一种呵护叫陪伴。在理解与陪伴的感化下,长大就在一瞬间。

《第三本日记》是一本很贴近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林日暖文笔细腻,文字优美,行文流畅,以儿童的内视角讲述,还原当初现场,将平凡小事写得煞是好看。她笔下的小学高年级生活叙写与心理变化描摹,如沁人心脾的清风,更似一剂疗伤良药,给人留下了曾经的孩子们从蜜罐中突围、各自奔向成熟的鲜明印象。家长读后对孩子心灵成长的教育会有所启发,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做真实的自己的空间;孩子读后,感觉就是在写自己的故事,从故事中获得心灵的沟通,给孩子的心路成长助力加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8: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