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在系统研读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形成和发展初期的历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既有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初期历史进程的整体性考察,也有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期刊和近代史专家的具体案例分析,是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形成和发展初期历史进行探究的一部有独到之见的学术专著,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学科形成和发展初期的整体面貌。 作者简介 蔡乐苏,法学硕士,原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与张勇等合著《戊戌变法史述论稿》,撰写有关严复、蒋廷黻等历史人物的学术论文多篇,主编《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与二十世纪中国》《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民国卷)等。 目录 上篇概述 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 一、明清档案的发现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 二、新思想、新方法之输入与中国近代史理论模式的确立 三、民族危机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展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传入与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初步形成 一、辛亥时期唯物论和唯物史观在中国的零散介绍 二、“五四”时期国民党人等对唯物史观的介绍 三、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在大学开设唯物史观课程 四、“帝国主义论”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三章两种中国近代史话语的形成 一、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历史主题 二、两种话语对中国近代史事与人物的不同解释 三、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与中国近代历史经验的总结 下篇个案研究 第四章政论与史论——《独立评论》与中国近代史知识的起源 一、统一与分裂 二、改良与革命 三、民主与独裁 四、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五、中国与世界 第五章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一、蒋廷黻的史学理念 二、蒋廷黻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三、海士、马士对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影响 四、蒋廷黻学术思想之理论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