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并非真的存在——至少并非如通常想象的那般。它并非一条明确、完整的分界线,将冷战的欧洲一分为二。它是由一系列独特的景观构成的,这些景观是在数十年(即便没有数百年)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势力的影响下形成的。本书着眼于捷克斯洛伐克和西德之间的森林,试图纠正对这种标志性划分的误解。
尤利娅·科姆斯卡带领读者去往波西米亚森林的西缘,这是欧洲最古老的分界线之一,20世纪50年代,民众开始在这里构建所谓的祈祷墙。祈祷墙是一系列新建的、目的明确的朝圣地点、瞭望塔和纪念碑,将长久以来即属于德国的森林和边界置于20世纪最旷日持久的冲突之中。科姆斯卡说明了民众是如何通过祈祷墙投身于新的政治和宗教版图的构建之中,并有所成就的。在这一过程中,她将西德静谧的森林边缘与铁幕沿线弥漫的悲剧氛围联系在了一起。
借助对档案资料的爬梳和对各类文化遗存(被破坏的圣像、旅行者的摄影作品,以及诗歌和游记)的精微解读,这本尤利娅·科姆斯卡著的《冷战的静谧边界(精)》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打开了边界和冷战研究的全新视角。
战后,核武器的阴影笼罩欧洲,蘑菇云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更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相比之下,冷战更像是这阴影的阴影,晦暗不明、暧昧模糊。东西方的对峙远非丘吉尔口中什切青到的利亚斯特热刀切黄油般的一分为二,在沿线居民的眼中,铁幕也并非“落下”,而更像是缓缓升起,给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都造成了远超当事人想象的深刻影响。尤利娅·科姆斯卡的东欧裔移民背景使得她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审视曾被严重符号化的冷战边界,并对边境居民的遭逢与心理感同身受;身处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的便利又能是她占有尽可能多的第一手资料。《冷战的静谧边界(精)》是一本能够打破世人对冷战刻板印象的书,跟随作者尤利娅·科姆斯卡仿若置身巴伐利亚森林和波西米亚森林之间,追逐欧罗巴的魍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