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什么时候买入股票
当买入的价格物有所值时
投资者的买价决定投资回报率的高低,投资者应该时刻把这个关键因素牢记在心……我从不购买价格并不明显低于企业价值的股票。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什么时候能够买人股票,最先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价格。只有合理的价格才能买到物有所值的股票,才能取得合理的回报。
所以,他无论是购买企业还是购买股票,考虑的首先都是股价是否物有所值。他永远只做价格明显低于公司内在价值的投资。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最主要的是考虑两条:一是投资报酬率,二是安全边际。
巴菲特早在伯克希尔公司195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就说:“如果市场的价格水平被低估,我们的投资头寸将会增加,甚至不排除使用财务杠杆。反之,我们的头寸将会减少,因为价格的上涨将实现利润的增长,同时增加我们投资组合的绝对量。上述的所有言论并不意味着对市场的分析是我的首要工作,我的主要动机是让自己能够随时发现那些可能存在的、被低估的股票。”
根据这一观点,在大家都觉得1956年美国股市下跌得非常厉害时,巴菲特的评判只是“稍有下降”。他的理由是,虽然股价下跌得厉害,可是上市公司的赢利水平下跌得更多,所以投资者对大盘蓝筹股的态度依然过于乐观。他的意思是说,从长期投资角度看,当时的市场价格仍然显得过高,市场股价的下跌带来了更多的长线投资机会。
他在1957年年报中陈述了如下业绩:1957年道琼斯工业指数扣除股利分红后实际下跌8.4%,美国没有一家投资基金是赢利的。可是自己1956年成立的3家合伙企业,它们的表现都超越了市场,分别获得6.2%、7.8%、25%的净资产增长率,并且成立时间越晚的企业,净资产增长率越高。为什么?这里有运气在内,但也因为随着股市的不断下跌,成立时间越晚的企业搜集到的筹码价格越便宜。总之,这3家企业的业绩都已经超出巴菲特的预期。
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不能不考虑投资报酬率,因此也就不能不考虑买入价格。在股票的将来卖出价格不确定或现在的价格难以确定的情况下,股票投资的升值空问,主要取决于买入价格的高低。买入价格越低,报酬率就可能越高,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
在实际买入股票时,很少有人会通过买入价来计算投资报酬率,因为卖出价格不知道。这时,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计算投资报酬率,那就是“盈利额÷买人价格”——在公司赢利水平一定的前提下,买人价格越高,投资报酬率越低。
巴菲特认为,这里主要应当关注3个要素:一是每年每股的盈利额,二是股票的可预测性,三是股票价格。
他在考虑是否值得投资某只股票时,就是首先找出该股票每年每股的盈利额,把它看作这只股票的投资报酬率。
接下来,所谓“股票的可预测性”,是指这家公司要经营稳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经营状况,都不希望大起大落,目的是保证投资报酬率扎实、稳定。他认为,只有建立在稳定基础上的报酬率才是可靠的。
至于股票价格,上面已经提到,它直接决定着投资报酬率的高低,当然就更在考虑之列了。例如,某公司上年度的每股盈利是4美元,如果股票买人价是40美元,那么投资报酬率就可以看作是10%;如果股票买入价是50美元,那么相应地,投资报酬率也就下降到了8%。
巴菲特说,他非常敬佩他的朋友比尔·盖茨及其微软公司,并且认为比尔·盖茨是当今全球商业界最聪明、最有创意的经理人。不过,虽然比尔·盖茨担任伯克希尔公司董事,巴菲特却从来没有买过微软公司的股票。为什么?巴菲特说,原因在于他无法很准确地估计微软公司未来的盈利和股价。
如果某家公司不能很清晰地计算出未来的内在价值,那么也就无法进入巴菲特的信心循环(circle of confidence)之中,巴菲特就不会投资该股票。
巴菲特的投资原则非常明确:投资每一只股票,在价格上都要物有所值;哪怕“估计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只要无法确切地计算回报率高低,他也会放弃。
股市中经常有人通过历史资料来评估某只股票未来的股价,巴菲特认为,这种方法的最大缺陷在于,脱离了过去的时代背景。如果说,某只股票的价格表现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而这种历史背景将来不复存在,这时候对这只股票的分析和推断就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无疑,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股价预测,即使能够得到具体计算结果,也是不可信的。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11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提到,当年公司旗下最大的5家非保险企业——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伊斯卡工具公司、路博润化学公司、马尔蒙公司、中美能源公司的营业利润均创下历史最好成绩,税前利润合计超过90亿美元。
巴菲特的言外之意是说,这就与最近几年来伯克希尔公司趁经济形势低迷,尤其是在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低价收购有关。
要知道,这5家企业中有4家是在7年内(即2004年以后)收购的。在此以前,伯克希尔公司还只拥有中美能源公司,其税前收益只有区区3.93亿美元。仅仅7年过去后,这个组合的税前盈利就从3.93亿美元,急剧增长到90亿美元以上,这样的业绩无疑十分喜人。 P1-3
严行方,有名财经作家。擅长用简单的道理阐述复杂的话题,在我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出版著作130多部。相关著作有《小微企业融资一本通》《小微企业理财一本通》《小微企业避险一本通》《互联网+创业推荐阅读》《互联网+融资推荐阅读》《互联网+营销18法》等。
我个人建议,每个喜爱投资的人都能够好好看这本书!
——当当用户
读完后,总体感觉是,这本书对深入理解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相当有用。如果确实能按照其中所提到的一些方法进行长期投资,那么收获将是相当大的。
——mogen
沃伦·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核心是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本书从10个方面介绍了他的投资理念,对广大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来说大有裨益。
——强者自强
关于入市炒股的一些基本的东西,这本书都讲到了,而且与中国股市实际并不相悖,因此本书值得一看。
——猫三生
听股神讲课,做股市赢家
巴菲特是国际金融投资界公认的“股神”“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他靠购买企业、股票,进行外汇投资成为顶级富豪的传奇经历,在全球投资界传为佳话,其本人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8大投资大师”之首,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有史以来15大富豪”之一。
巴菲特1930年出生于美国小城奥马哈市,11岁时购买了平生第一只股票。1951年6月他于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后担任股票经纪人,1956年成立合伙企业巴菲特有限公司,象征性地投入100美元,从此开始投资生涯。他1993年成为全球首富,之后一直稳坐第二把交椅,2008年重新登上全球首富宝座。截至2008年2月11日,他的个人财富净值已高达620亿美元。
1965年,巴菲特有限公司买入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本书以下简称“伯克希尔公司”)49%的股份,并于1968年增持至70%。
1969年,巴菲特面对股价飞涨这一状况,认为股市已呈高度投机状态,于是解散了巴菲特有限公司,把2500万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投入伯克希尔公司,把它从一家纺织公司转型为投资公司,并从此控股该公司,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直到现在。从1965年到2006年年末,伯克希尔公司的每股股票净值由当初的19.46美元成长到5.58万美元。
从1956年开始,巴菲特每年都以董事长的身份,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以“致股东的一封信”的形式,公开他的投资策略,并逐一讨论当年公司做出的重大决策。
每年的伯克希尔公司全球股东大会日,被誉为“沃伦·巴菲特日”。来自美国乃至全球的数万名公司股东,心甘情愿地忍受长途飞行劳顿,潮水般地涌向奥马哈,就是为了能够亲耳聆听巴菲特的投资课;同时,也是为了表达对巴菲特投资哲学的信仰,以及对巴菲特个人的敬佩。
2007年,参加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的人数高达2.7万人,刷新了历史纪录。1万名股东坐在当地最大的篮球馆内,其余人只能在馆外收看会议视频。活动的两三天,到场者旺盛的购买力,构成当地名副其实的“黄金周”。
有意思的是,真正的股东大会时间不超过10分钟,接下来便是长达6小时的对话。巴菲特一边吃零食一边答股东问,气氛融洽得像开茶话会。
股东大会上向巴菲特提问,实际上都是请教,而不是质疑,更不是挑战,涉及的话题多是当年世界经济、投资圈中的热点。全球主要媒体都会预留版面,以便能及时报道巴菲特对世界宏观经济走势的点评。
为了参加股东大会,许多投资者会特地买上1股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要知道,对于这只全球最昂贵的股票来说,买上1股就不容易了,2007年该股收盘价为每股13.78万美元(当年摸高15.17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0万元!更多的股东为了聆听巴菲特讲课,几年甚至几十年持股不卖。
不难看出,他们持有该股的目的不仅是投资(2007年该股上涨26.5%,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5.6%),也是为了得到一张聆听巴菲特讲课的门票!巴菲特的朋友比尔·盖茨,更是会全程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
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都会老调重弹,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他的投资策略始终没变。而投资者对此也总是百听不厌,他们的理由是:“你每周去教堂听到的不也是同样的话吗?”他们对巴菲特的朝圣心态可见一斑。
遗憾的是,巴菲特从来没有写过一本专门的著作来系统阐述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实践。有鉴于此,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课堂讲解形式,像讲故事一样系统地总结了他的投资理念精髓。并且,按照我国投资者惯有的思维习惯,详细阐述、深度挖掘、精辟归纳为10章,取名为《巴菲特给股民上的投资10堂课》,与读者一起分享他的智慧结晶。
本书观点原汁原味,结构干净利落,看得懂,记得牢,用得上,在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
巴菲特是全球金融投资界最富传奇性人物,人称“股神”。他从100美元起家,60多年如一日践行价值投资,多次荣登全球首富宝座。他掌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全球最高,2018年3月末收盘价为每股299100美元。
严行方著的《巴菲特给股民上的投资10堂课》在对原书进行完美修订的基础上,用最新、最翔实的资料,从10个方面为读者准确诠释了他的价值投资理念,对所有投资者都会大有裨益。
严行方著的《巴菲特给股民上的投资10堂课》在对原书进行完美修订的基础上,从10个方面为读者准确诠释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对所有投资者都会大有裨益。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案例,从买股时机、如何持股、如何预测投资对象、如何评估企业价值、如何避开投资误区、卖股时机等10个方面,全方位介绍了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从何时应该买入股票,到如何理性持股,直至何时应该果断出手股票,近于巴菲特手把手地教投资者如何投资股票,所以此书历来被视为“投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