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第四版,在第三版总体框架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联系当前经济社会的实际现象和问题,尽量吸收近期新的财政金融改革成果,把我国财政金融改革,特别是财税改革和实践中出现的新理论、新现象、新问题、新规定尽量反映在教材中。我们对教材部分章节的内容和数据进行了删除、调整、补充和更新。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讲授财政学的有关知识,包括财政的职能和作用,税收制度,财政政策,国债市场,靠前预算等;第二部分讲授金融学的有关知识,包括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及汇率,金融市场,货币政策,金融机构等。 本书的编写特点:一是简;二是全;三是新。力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财政金融领域里尽可能多的理论和知识点,了解我国财政金融领域近期新的动态。 目录 章 财政的职能与作用 节 财政的概念 第二节 经济中为什么需要政府财政 第三节 政府财政的职能 第2章 财政支出 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第二节 市场体制下的财政支出结构 第三节 我国主要财政支出分析 第3章 财政收入 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构成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 第4章 税收的形式特征与作用 节 税收的形式特征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第三节 税收的超额负担与税收中性 第四节 税收的作用 第5章 税收制度 节 税收分类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我国的主要税种 第四节 税收征管 第6章 国际税收 节 国际税收的含义 第二节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 第三节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第7章 公债与公债市场 节 公债的功能 第二节 国债的管理 第8章 国家预算 节 国家预算概述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第三节 预算管理改革 第9章 财政管理体制 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第二节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沿革 0章 财政政策 节 财政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目标 第四节 财政政策的选择 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节 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制度 第四节 支付制度的演化 2章 信用和利率 节 信用概述 第二节 信用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第四节 利息和利息率 第五节 利率的决定 3章 金融市场 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货币市场 第三节 资本市场 第四节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第五节 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4章 金融机构 节 金融机构及其体系的一般构成 第二节 商业银行 第三节 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四节 中央银行 第五节 国际金融机构 5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节 信用货币的产生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收缩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与货币创造 6章 对外金融关系 节 外汇和外汇市场 第二节 汇率 第三节 国际收支 第四节 我国利用外资情况 7章 货币供求及其调节 节 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二节 货币需求 第三节 货币供给 第四节 货币供求均衡的调节 8章 通货膨胀 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与分类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9章 货币政策 节 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 第五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 第六节 汇率政策 第20章 金融监管 节 金融监管的含义、目标和原则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第三节 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第四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