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针灸新医师手册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岳进,卢敏主编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岳进,南宁市中医院院长,针灸主任医师, 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广西针灸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广西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师从于全国名老中医韦立富教授,擅长用中医、朱琏独特针灸方法及毫针、电针、艾灸、埋线、穴位注射、中药热敷、刮痧等方法治疗内、外、妇、儿、皮肤科等疾病,特别是擅长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各类疼痛病症及多种疑难杂症等疾病。 目录 章 常用腧穴\t1 节 头面部常用腧穴\t1 口禾髎(LI 19)\t1 迎香(LI 20)\t2 耳门(SJ 21) \t2 丝竹空(SJ 23)\t2 颧髎(SI 18)\t2 听宫(SI 19) \t2 承泣(ST 1)\t3 四白(ST 2)\t3 巨髎(ST 3)\t4 地仓(ST 4)\t4 大迎(ST 5) \t5 颊车(ST 6)\t5 下关(ST 7)\t6 头维(ST 8)\t6 瞳子髎(GB 1)\t6 听会(GB 2)\t6 率谷(GB 8)\t7 阳白(GB 14)\t7 头临泣(GB 15)\t8 睛明(BL 1) \t8 天柱(BL 10) \t9 百会(DU 20)\t9 上星(DU 23) \t10 素髎(DU 25) \t10 水沟(DU 26) \t10 廉泉(RN 23) \t10 承浆(RN 24) \t11 四神聪(EX-HN1) \t11 印堂(EX-HN3) \t11 太阳(EX-HN5) \t12 球后(EX-HN7) \t12 金津、玉液(EX-HN12、EX-HN13) \t13 牵正 \t13 第二节 颈部常用腧穴\t13 扶突(LI 18) \t13 翳风(SJ 17) \t13 人迎(ST 9) \t14 风池(GB 20) \t14 哑门(DU 15) \t15 风府(DU 16) \t15 天突(RN 22) \t15 翳明(EX-HN14) \t16 安眠 \t16 第三节 胸腹部常用腧穴\t16 中府(LU 1) \t16 大横(SP 15) \t16 大包(SP 21) \t17 章门(LR 13) \t17 期门(LR 14) \t17 俞府(KI 27) \t18 梁门(ST 21) \t18 天枢(ST 25) \t19 水道(ST 28) \t20 归来(ST 29) \t20 日月(GB 24) \t20 带脉(GB 26) \t20 中极(RN 3) \t21 关元(RN 4) \t22 气海(RN 6) \t22 神阙(RN 8) \t22 下脘(RN 10) \t23 中脘(RN 12) \t23 膻中(RN 17)\t23 子宫(EX-CA1) \t24 第四节 背部常用腧穴\t25 天宗(SI 11) \t25 肩井(GB 21) \t25 大杼(BL 11) \t26 风门(BL 12) \t26 肺俞(BL 13)\t26 心俞(BL 15) \t26 膈俞(BL 17)\t27 肝俞(BL 18) \t28 胆俞(BL 19) \t28 脾俞(BL 20) \t28 胃俞(BL 21) \t28 肾俞(BL 23) \t29 大肠俞(BL 25) \t29 膀胱俞(BL 28)\t29 次髎(BL 32) \t30 膏肓(BL 43) \t30 秩边(BL 54) \t30 长强(DU 1) \t31 腰阳关(DU 3) \t31 命门(DU 4) \t31 至阳(DU 9) \t32 大椎(DU 14) \t33 定喘(EX-B1) \t34 夹脊(EX-B2) \t34 腰眼(EX-B7) \t34 第五节 上肢常用腧穴\t34 尺泽(LU 5) \t34 孔最(LU 6) \t35 列缺(LU 7) \t35 太渊(LU 9) \t35 鱼际(LU 10) \t36 少商(LU 11) \t36 天池(PC 1) \t36 曲泽(PC 3) \t36 内关(PC 6) \t37 大陵(PC 7) \t37 劳宫(PC 8) \t37 中冲(PC 9) \t38 极泉(HT 1) \t38 少海(HT 3) \t38 通里(HT 5 )\t38 阴郄(HT 6)\t39 神门(HT 7) \t39 少冲(HT 9) \t39 商阳(LI 1) \t40 三间(LI 3) \t40 合谷(LI 4) \t40 阳溪(LI 5) \t40 偏历(LI 6) \t41 手三里(LI 10) \t41 曲池(LI 11) \t41 臂臑(LI 14) \t42 肩髃(LI 15) \t42 关冲(SJ 1) \t42 中渚(SJ 3) \t42 阳池(SJ 4) \t43 外关(SJ 5) \t43 支沟 (SJ 6) \t43 肩髎 (SJ 14) \t44 少泽(SI 1) \t44 后溪(SI 3) \t44 腕骨(SI 4) \t44 养老(SI 6) \t45 支正(SI 7) \t45 小海(SI 8) \t45 二白(EX-UE 2)\t45 腰痛点(EX-UE 7) \t46 外劳宫(EX-UE 8) \t46 八邪 (EX-UE9) \t46 四缝(EX-UE10) \t47 十宣 (EX-UE11) \t47 第六节 下肢常用腧穴\t47 隐白(SP 1) \t47 太白(SP 3)\t48 公孙(SP 4) \t48 三阴交(SP 6) \t48 地机(SP 8) \t49 阴陵泉(SP 9)\t49 血海(SP 10) \t49 大敦(LR 1) \t50 行间(LR 2) \t50 太冲(LR 3) \t51 蠡沟(LR 5) \t51 曲泉(LR 8) \t51 涌泉(KI 1) \t52 然谷(KI 2) \t52 太溪(KI 3) \t52 大钟(KI 4)\t53 照海(KI 6) \t53 复溜(KI 7) \t54 伏兔(ST 32)\t54 梁丘(ST 34)\t54 足三里(ST 36) \t54 上巨虚(ST 37) \t55 下巨虚(ST 39) \t55 丰隆(ST 40) \t55 解溪(ST 41)\t56 内庭(ST 44) \t56 厉兑(ST 45)\t56 环跳(GB 30) \t57 风市(GB 31) \t57 阳陵泉(GB 34) \t57 光明(GB 37) \t57 悬钟(GB 39) \t58 丘墟(GB 40) \t58 足临泣(GB 41) \t58 足窍阴(GB 44)\t59 委阳(BL 39) \t59 委中(BL 40)\t59 承山(BL 57) \t59 飞扬(BL 58) \t60 昆仑(BL 60) \t60 申脉(BL 62) \t60 束骨(BL 65) \t61 至阴(BL 67)\t61 鹤顶(EX-LE2)\t61 百虫窝(EX-LE3)\t61 膝眼(EX-LE5) \t62 胆囊(EX-LE6) \t62 阑尾(EX-LE7) \t62 八风(EX-LE10) \t62 第二章 针灸治疗原则\t63 节 补虚与泻实\t63 第二节 清热与温寒\t66 第三节 治标与治本\t67 第四节 三因制宜\t68 第五节 局部与整体\t70 第六节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t71 第三章 针灸处方原则\t73 节 选穴原则\t73 第二节 配穴方法\t74 第四章 针灸注意事项\t76 节 针刺宜忌\t76 第二节 针刺异常情况预防与处理\t77 第三节 灸法操作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处理\t79 第五章 常用针灸方法\t80 节 毫针\t80 第二节 电针疗法\t83 第三节 灸法\t84 第四节 拔罐\t87 第五节 腹针\t89 第六节 放血疗法\t91 第七节 火针\t92 第八节 小针刀\t93 第九节 浮针\t94 第十节 韧针\t95 第十一节 穴位挑治\t96 第十二节 穴位注射\t97 第十三节 穴位离子导入法\t98 第十四节 头针\t98 第十五节 耳针\t99 第十六节 穴位埋线\t101 第十七节 皮肤针\t102 第十八节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t103 第十九节 朱琏针灸\t105 第六章 内科病针灸治疗\t109 节 中风\t109 第二节 头痛\t114 第三节 面瘫\t118 第四节 面肌痉挛\t122 第五节 动眼神经麻痹\t125 第六节 三叉神经痛\t128 第七节 周围神经损伤\t131 第八节 失眠\t135 第九节 抑郁症\t138 第十节 眩晕\t142 第十一节 癫痫\t145 第十二节 狂病\t149 第十三节 痴呆\t152 第十四节 痿证\t156 第十五节 震颤麻痹\t159 第十六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t163 第十七节 哮喘\t167 第十八节 感冒\t170 第十九节 咳嗽\t174 第二十节 心律失常\t177 第二十一节 冠心病\t181 第二十二节 高血压\t186 第二十三节 胃炎\t189 第二十四节 呃逆\t193 第二十五节 呕吐\t196 第二十六节 便秘\t200 第二十七节 肠炎\t203 第二十八节 糖尿病\t207 第二十九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211 第三十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214 第三十一节 肥胖症\t218 第三十二节 衰老\t221 第三十三节 痛风\t224 第三十四节 风湿性关节炎\t228 第三十五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t232 第三十六节 遗精\t237 第三十七节 阳痿\t239 第三十八节 早泄\t242 第三十九节 淋证\t245 第四十节 黄疸\t248 第七章 外科病针灸治疗\t251 节 乳腺炎\t251 第二节 乳腺增生\t254 第三节 阑尾炎\t256 第四节 胆囊炎\t259 第五节 肋间神经痛\t262 第六节 尿潴留\t265 第七节 肠梗阻\t268 第八节 尿失禁\t270 第九节 慢性前列腺炎\t273 第十节 男性不育症\t276 第十一节 脱肛\t278 第八章 皮肤病针灸治疗\t282 节 荨麻疹\t282 第二节 湿疹\t285 第三节 皮肤瘙痒症\t288 第四节 带状疱疹\t291 第五节 斑秃\t294 第六节 白癜风\t297 第七节 痤疮\t299 第八节 黄褐斑\t303 第九节 丹毒\t305 第九章 脊柱、骨关节病针灸治疗\t308 节 颈椎病\t308 第二节 落枕\t312 第三节 颈肩综合征\t316 第四节 肱骨外上髁炎\t320 第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t323 第六节 急性腰扭伤\t327 第七节 梨状肌综合征\t330 第八节 膝关节炎\t334 第九节 腓肠肌损伤\t338 第十节 踝关节扭伤\t341 第十一节 肩周炎\t345 第十二节 腱鞘炎\t348 第十三节 腱鞘囊肿\t352 第十四节 臂丛神经痛\t355 第十五节 坐骨神经痛\t358 第十六节 外伤性截瘫\t361 第十章 妇儿病针灸治疗\t365 节 月经不调\t365 第二节 月经前后诸症\t368 第三节 绝经前后诸症\t370 第四节 闭经\t373 第五节 不孕\t375 第六节 产后乳少\t378 第七节 痛经\t380 第八节 崩漏\t383 第九节 带下病\t386 第十节 恶露不绝\t388 第十一节 胎位不正\t391 第十二节 阴挺\t393 第十三节 小儿遗尿\t395 第十四节 小儿脑瘫\t398 第十五节 疳证\t401 第十六节 小儿积滞\t404 第十一章 五官病针灸治疗\t407 节 眼睑下垂\t407 第二节 近视\t410 第三节 麦粒肿\t413 第四节 青盲\t416 第五节 耳鸣、耳聋\t419 第六节 鼻渊\t422 第七节 鼻衄\t425 第八节 牙痛\t428 第九节 眼睑 动\t430 第十节 斜视\t433 第十一节 咽喉肿痛\t436 第十二节 喉喑\t439 第十三节 口腔溃疡\t442 第十二章 急症针灸治疗\t445 节 抽搐\t445 第二节 胆绞痛\t448 第三节 高热\t451 第四节 肾绞痛\t454 第五节 呕血\t457 第六节 心绞痛\t459 第七节 晕厥\t462 第八节 昏迷\t466 参考文献\t469 全身经络腧穴图\t470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介绍了临证备查腧穴180多个,以及针灸治疗原则、针灸处方原则、常用针灸方法、针灸注意事项和常见病针灸治疗方法等内容。在各病种针灸治疗方法中又系统地介绍了中西医诊断要点、病因病机、辩证、针灸治法及取穴、方义、针法及其他针灸治疗方法、中药治疗、西医治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