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当代高血压学》一书是当代转化医学丛书。它是由我国一批在心血管专业等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中、青医学专家撰写而成。全书共分10篇,70个章节。此书总结近年来靠前外有关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近期新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专家宝贵的科研成果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全面详细地介绍了高血压流行病学发展趋势、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新认识、高血压临床特征的异质性、病情评估的方法、高血压诊断的路径、综合治疗的新概念、个体化治疗的新措施、预防高血压及血压管控新理念。本书内容丰富、文字严谨,全面系统阐述高血压防治有关问题。具有科学性、优选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特点,反映当代高血压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理论,是指导心血管及相关医师开展高血压防治及研究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赵连友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原“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我国、我军有名心血管病专家,是我国高血压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名誉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科医师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整合医学分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教育与管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会理事、陕西省保健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心脏杂志》副主编等职务。2004年牵头组建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并被推选为主任委员。2010年在其领导下创建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并担任首届主任委员。曾参加历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的制定、修订工作,担任《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主审,参编《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并从宏观上提出“我国高血压防治策略的思考”及“提高我国高血压控制率的对策”等建议。 目录 篇 总论 章 人类对高血压的认识历程 节 人类认识血压的初始阶段 第二节 不断深化的高血压认知过程 第三节 高血压发病学说的认识 第四节 高血压的治疗药物 第五节 高血压的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 第六节 高血压治疗和管理的理念变迁 第七节 我国70年来高血压防治的历程 第二章 我国高血压防治历史进程 节 组织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我国高血压流行资料 第二节 开展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节 积极开展高血压临床研究,积累丰富的诊断治疗经验 第四节 重视开展高血压人群防治,创建中国高血压防控模式 第五节 大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我国高血压事业发展 第六节 我国高血压防治成绩斐然,高血压发展事业任重道远 第三章 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 节 近代中国人群疾病谱的演变 第二节 我国高血压防治概况 第三节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制订 第四节 我国高血压防治的特色 第五节 我国高血压防治成绩显著,任重道远 第四章 我国高血压防治策略的思考及展望 节 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再认识 第二节 我国高血压防控策略的探讨 第三节 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的展望 第五章 国际高血压诊疗指南变迁 节 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认识进展 第二节 血压的不同测量方法及评价 第三节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 第四节 降压目标值的认识进展 第五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选择的认识变化 第六节 高血压管理模式和目标 第六章 高血压学科发展与机遇 节 高血压专业学科建设关键问题 第二节 高血压专业学科基本条件 第三节 高血压专业学科质量管理 第四节 高血压中心的设置 第五节 高血压防控的现状及问题 第二篇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概述 章 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与变迁 节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的流行情况 第二节 我国人群血压水平流行特征 第三节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率 第四节 我国高血压的治疗控制情况 第五节 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其流行特征 第六节 继发性高血压 第七节 血压升高对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影响 第二章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 节 高血压现状及流行趋势 第二节 高血压患病率的分布特征 第三节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分布特征 第四节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第五节 高血压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与西方人群比较 …… 第三篇 高血压发病及调控机制 第四篇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与病情评估 第五篇 特殊类型高血压诊断与病情评估 第六篇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与病情评估 第七篇 高血压诊断检查项目与评价 第八篇 高血压并发疾病的血压管理 第九篇 高血压临床治疗措施与评价 第十篇 高血压热点问题 第十一篇 高血压预防与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