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绪论1
1.1材料力学的任务1
1.2可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其基本假设2
1.3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3
1.4变形与应变的概念4
1.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5
分析思考题7
习题8
第2章轴向拉伸和压缩10
2.1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及实例10
2.2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11
2.3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14
2.4材料在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16
2.5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强度条件21
2.6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24
2.7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弹性变形能26
2.8杆件拉伸、压缩的超静定问题29
2.9应力集中的概念35
分析思考题36
习题38
第3章扭转和剪切45
3.1扭转的概念和实例45
3.2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45
3.3薄壁圆筒的扭转纯剪切48
3.4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强度条件50
3.5圆轴扭转时的变形与刚度条件54
3.6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57
3.7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60
3.8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63
3.9密圈圆柱螺旋弹簧的应力和变形68
分析思考题71
习题71
第4章弯曲内力78
4.1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实例78
4.2梁的支座及载荷的简化79
4.3平面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和弯矩81
4.4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83
4.5分布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及其应用85
4.6用叠加法绘制弯矩图89
4.7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弯曲内力90
分析思考题92
习题93
第5章弯曲强度98
5.1纯弯曲及其变形98
5.2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99
5.3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102
5.4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弯曲切应力的强度条件106
5.5纯弯曲理论对某些问题的扩充112
5.6弯曲中心115
5.7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116
分析思考题121
习题123
第6章弯曲变形130
6.1概述130
6.2挠曲线的微分方程刚度条件132
6.3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133
6.4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140
6.5提高梁弯曲刚度的主要措施142
分析思考题144
习题145
第7章应力及应变分析强度理论148
7.1应力状态概述148
7.2二向应力状态分析150
7.3三向应力状态分析158
7.4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163
7.5广义胡克定律167
7.6复杂应力状态的变形比能172
7.7强度理论概述174
7.8四种常用强度理论175
*7.9莫尔强度理论和双剪切应力强度
理论简介179
分析思考题181
习题182
第8章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计算187
8.1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187
8.2斜弯曲189
8.3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193
8.4扭转与其他变形的组合196
分析思考题206
习题207
第9章实验应力分析213
9.1概述213
9.2电测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213
9.3测量电桥的接法及其应用217
9.4二向应力状态主方向已知时的应力测定219
9.5二向应力状态主方向未知时的应力测定221
分析思考题223
习题223
0章能量法226
10.1概述226
10.2杆件变形能的计算227
10.3单位载荷法莫尔积分232
10.4计算莫尔积分的图形互乘法236
10.5卡氏(Castigliano)定理240
10.6互等定理245
10.7虚功原理248
分析思考题252
习题252
1章超静定结构257
11.1概述257
11.2力法解超静定结构258
11.3力法正则方程263
11.4对称性在分析超静定问题中的应用272
11.5多跨连续梁及三弯矩方程279
分析思考题285
习题286
2章动载荷293
12.1概述293
12.2构件有加速度时的动应力计算293
12.3构件受冲击时的动应力计算297
12.4冲击韧度305
分析思考题306
习题307
3章交变应力312
13.1概述312
13.2交变应力的有关参数314
13.3材料的持久极限316
13.4构件的持久极限318
13.5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23
13.6持久极限曲线及其简化324
13.7非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26
13.8弯扭组合交变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29
13.9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332
分析思考题333
习题333
4章压杆稳定336
14.1稳定的概念336
14.2细长压杆的临界力339
14.3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345
14.4压杆的稳定校核350
14.5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355
分析思考题358
习题358
*5章杆件的塑性变形364
15.1概述364
15.2拉伸和压缩杆系的塑性分析365
15.3圆轴的塑性扭转366
15.4梁在塑性弯曲下的强度368
分析思考题373
习题373
附录376
附录A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376
A.1静矩形心376
A.2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积378
A.3平行移轴公式380
A.4转轴公式主惯性矩381
分析思考题383
习题383
附录B型钢表386
附录C习题答案401
参考文献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