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公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轻松练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2册) |
分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考试 |
作者 |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轻松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发团队在深入分析考试大纲及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中学学段科目二的真题题库。图书围绕“真题轻松练”的目标进行设计,整体题目分章节编排,对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真题进行详尽的解析,由此引出考点,并由考点举一反三,讲解相关的知识点,练习相关的考点。通过这种复习方式,让考生通过对一道题的复习,掌握与其相关的整个的知识点。由题带点,由点及题,轻松掌握真题,达到轻松复习的效果。 目录 上册 篇单项选择题 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2) 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 考点1教育的本质属性(2) 考点2教育的社会属性(3) 考点3教育的社会属性之教育的相对独立性(5) 考点4教育的起源学说(6) 考点5古代社会教育(8) 考点6教育的基本功能(10)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1) 考点1孔子及中国古代其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12) 考点2《学记》中的教育思想(13) 考点3教育学萌芽阶段西方的教育思想(15) 考点4培根的教育思想(16) 考点5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7) 考点6卢梭的教育思想(19) 考点7康德的教育思想(20) 考点8洛克的教育思想(21) 考点9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23) 考点10斯宾塞的教育思想(25) 考点1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6) 考点12布鲁纳和布卢姆的教育思想(27) 考点13赞可夫的教育思想(29) 考点14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30)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2) 考点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32) 考点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34) 考点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36)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38) 考点1人的发展规律(38) 考点2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41) 考点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42) 第五节教育制度(44)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和建立依据(45) 考点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46) 考点3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48) 考点4义务教育制度(49) 第六节教育目的(51) 考点1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51) 考点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52) 考点3全面发展教育(54) 第七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55) 考点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55) 第二章中学课程(58) 节课程概述(58) 考点1课程的概念(58) 考点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59) 考点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61) 考点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63) 考点5课程理论流派(64) 第二节课程目标与内容(66) 考点1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67) 考点2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方式(69) 第三节课程开发、设计、实施与评价(70) 考点1课程开发(71) 考点2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72)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5) 考点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75) 考点2课程结构的改革(77) 第三章中学教学(79) 节教学过程(79) 考点1教学过程的本质(79) 考点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81) 考点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83) 第二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84) 考点1课的类型与结构(85) 考点2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86)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88) 考点1教学原则(88) 考点2教学模式(91) 第四节教学方法(93) 考点1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93) 考点2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95) 考点3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96) 考点4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98)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99) 考点1教学组织形式(99) 考点2教学策略(101) 第六节教学评价(102) 考点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103) 考点2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104)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107) 节认知过程(107) 考点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107) 考点2感觉现象(109) 考点3社会知觉(111) 考点4知觉的特性(112) 考点5注意的分类(114) 考点6注意的品质(116) 考点7记忆的分类(117) 考点8记忆的过程(120) 考点9遗忘的规律(121) 考点10遗忘的原因(122) 考点11思维的种类(124) 考点12问题解决的含义和一般过程(125) 考点13问题解决的策略(127) 考点1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28) 考点15想象的种类(131) 第二节学习与学习理论(133) 考点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133) 考点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35) 考点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136) 考点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38) 第三节学习动机(140) 考点1学习动机的分类(140) 考点2成败归因理论(142) 考点3成就目标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144) 第四节学习迁移(146) 考点1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146) 考点2纵向、横向迁移,同化性、顺应性、重组性迁移(147) 第五节学习策略(149) 考点1复述策略(149) 考点2精加工策略(151) 考点3组织策略(152) 考点4元认知策略(154) 第六节知识的学习(156) 考点1知识的分类(156) 考点2知识学习的分类(158)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161) 节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161) 考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61) 第二节中学生认知的发展(163) 考点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63) 考点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165) 第三节中学生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发展(167) 考点1情绪的种类(167) 考点2情感的种类(169) 考点3情绪的特点(170) 考点4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172) 考点5情绪理论(173) 考点6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175) 第四节中学生人格的发展(177) 考点1人格的特征(177) 考点2气质的类型(179) 考点3性格的结构特征(180) 考点4认知方式(182) 考点5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84) 考点6其他人格理论(186) 第五节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188) 考点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188) 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191) 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191) 考点1抑郁症、焦虑症和恐怖症(191) 考点2强迫症(193) 考点3网络成瘾(194) 第二节学校心理辅导(197) 考点1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197) 考点2行为疗法(198) 考点3认知疗法(200) 第三节压力与挫折(202) 考点挫折的应对方式(203) 第七章中学德育(205) 节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205) 考点1品德的结构(205) 考点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207) 考点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09) 第二节中学德育的内容和过程(211) 考点1学校德育的内容(211) 考点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13) 第三节中学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215) 考点1德育原则(215) 考点2德育途径(218) 考点3德育方法(220)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222) 节课堂管理(222) 考点1课堂管理的功能(222) 考点2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224) 考点3课堂纪律的类型(225) 考点4课堂纪律发展的阶段(227)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229) 考点班主任的领导方式(229) 第三节教师心理(231) 考点1教师的认知特征(232) 考点2教学效能感(233) 考点3教师期待效应(234) 考点4教师成长的阶段(235) 考点5教师成长的途径(237) 考点6教师职业倦怠(239) 下册 第二篇辨析题 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242) 考点1教育的本质属性(242) 考点2教育的社会属性(243) 考点3教育的基本功能(245) 考点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47) 考点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248) 考点6义务教育与基础教育(250) 考点7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252) 考点8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254) 考点9全面发展的内涵(255) 第二章中学课程(260) 考点课程内容的构成(260) 第三章中学教学(263) 考点1教学的意义(263) 考点2教学的任务(264) 考点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66) 考点4教学原则(268) 考点5教学策略的分类(270) 考点6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271)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276) 考点1注意的品质(276) 考点2记忆的分类(277) 考点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279) 考点4学习的实质(280) 考点5影响学习的因素(282) 考点6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284) 考点7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286) 考点8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287) 考点9成败归因理论与习得性无力感(289) 考点10学习迁移的分类(290) 考点1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292)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297) 考点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97) 考点2能力的分类(298) 考点3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300) 第六章中学德育(304) 考点1品德的心理结构(304) 考点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05) 考点3德育的概念(307) 考点4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308) 考点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310) 第七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313) 考点非正式群体(313) 第三篇简答题 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318) 考点1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18) 考点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319) 考点3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320) 考点4我国的教育方针(322) 考点5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323) 第二章中学课程(326) 考点1课程的类型(326) 考点2课程理论流派(326) 考点3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方式(328) 考点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329) 考点5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330) 第三章中学教学(334) 考点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34) 考点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35) 考点3教学原则(335)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339) 考点1知觉(339) 考点2注意(340) 考点3记忆(341) 考点4思维(342) 考点5学习的分类(343) 考点6学习理论(345) 考点7学习动机(346) 考点8知识的学习(348) 考点9技能的形成(349)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355) 考点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355) 考点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56) 考点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357) 考点4情绪情感(358) 考点5人格(359) 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363) 考点1学校心理辅导(363) 考点2压力(364) 第七章中学德育(367) 考点1品德的结构(36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