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唯一继承人
帕克先生晃了晃外套下那串沉重的钥匙,然后把它们放在桌子上。他说:“你已经离开四年了,四年的时间真是太长了。”他的声音非常礼貌,查尔斯·穆里忍不住想起他的律师。在他的律师的眼中,四年的缺席意味着什么?由于他父亲的去世,所有业务无人接管,他作为唯一继承人似乎真的有些不尽责。也许在律师或其他人看来,已经继承了这么一大份祖产,为什么还要去世界各地游历和探险呢?他应该好好接管家业,参与地方竞选,在议会中做他的议会代表,为自己和家族谋取最大化的利益,然后在这个地方永久定居下来。
查尔斯举起那串钥匙,用一种奇怪的转瞬即逝的目光看着它们。他皱皱眉,把它们放在口袋里。
“我猜你今晚不会去老宅子了。”帕克先生说。
“不,我住在卢克斯酒店。不过我还是想,我应该去看看。所以要拿到钥匙。”
“我这样问是因为我相信——事实上,我知道看守人今晚已经出去了。他总是在星期四晚上外出,我是知道的,他一般5点钟准时回来。我想如果你今晚过去,他却不在,这可能会让你感到有些意外。”
“不,我今晚不去那儿。”查尔斯说。他瞥了一眼手表,“没有时间了!我约了米勒和我一起吃饭。或许你还记得他。”帕克先生想起了米勒先生。显然,他对米勒充满了热情。查尔斯起身准备离开。
“好。我会在明天一大早回来的,我可以签任何你想要我签署的文件。希望我没有打扰到你,耽误你到这么晚了!”查尔斯客气地说。
在秋日的这个昏黄的午后,他走回了卢克斯酒店。这时的气候阴郁又沉闷,似乎在以这么一种特殊的方式,欢迎一个在热带阳光雨露下沐浴了四年的人。
查尔斯对着冰冷潮湿的空气深呼吸了几次,觉得很惬意。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尽管空气里的寒冷有些刺骨,不过查尔斯还是感觉很高兴——终于又回家了。四年前,愤怒和痛苦驱使他离开了英格兰,不过现在一切都已经过去。曾几何时,那愤怒与痛苦的火焰灼烧着他的心,让他不堪回首。自然,他还会想起玛格丽特·兰顿,不过现在想起她的时候,既没有痛苦也没有愤怒。她是不是已经结婚了?或许吧,不过不管怎么样,一切都过去了,他希望自己能够坦然面对这个旧目的情人。他甚至开始想象,他们再次见面时的场景。
回到卢克斯酒店,他收到一封来自阿尔奇·米勒的电报——“非常抱歉。我的阿姨伊丽莎白打电话约我。她一般一个月约我一次,谁曾想今晚她会找我。实在抱歉,顺祝快乐!阿尔奇。”
于是查尔斯开始一个人吃晚饭。喝汤的时候,他很遗憾阿尔奇·米勒没有来。不过这一丝丝遗憾,随着几片生鱼片下肚,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他不再去想阿尔奇,也不需要他陪伴,他不想去剧院看戏,现在,他迫切地想去那幢房子——属于他自己的房子,即便那里面空无一物,但仍然满满地储存着他儿时的回忆,这些珍贵的回忆永不会消逝。他不想听拉特里汇报他的管理工作,更不愿忍受拉特里太太的唠唠叨叨——“先生,你要相信我,我可从来都没有做过任何有损这里的事情!”她的声音真的非常刺耳。
不,他不想再听到这样刺耳的声音,简直太令人难以忍受了。但他想看看房子。他向西走,面对着一股柔和的风,他有点儿讨厌绵绵细雨。然而在烟雨迷蒙中,他的房子似乎像一幅画。房子勾起了他对往事的种种回忆,他怎么不会为之神伤呢?他的曾祖父建造了它,他的祖父和他的父亲都出生在那里,他自己也出生在那里。家族四代人在这里留下了永久的记忆。房子空着,就为等着他的到来。P1-3
帕特丽夏·温沃斯,1877年生于印度,1961逝于英国,英国有名侦探小说作家。她的一生亲历两次世界大战,受尽磨难。其前夫在靠前次世界大战的军舰沉船中丧生,15年后她嫁给英国上校西蒙。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中,西蒙受重伤后一条腿被截肢,耳朵严重失聪。战后,这对饱经沧桑的夫妻开始联手创作。帕特丽夏向西蒙口述故事情节,然后由西蒙以优美的文笔写下来。帕特丽夏的构思绝妙,西蒙的细节精彩。书稿收笔时,西蒙便高声朗读,然后二人反复切磋,精心修改。帕特丽夏是英国推理小说界的代表人物,更是密室杀人小说的开山鼻祖。她将密室杀人小说模式发扬光大,成为很引人瞩目的一种推理类型。《探希娃》是帕特丽夏很为成功的系列小说,3年内共出版了32本,每一本都名列各国畅销书排行榜。此外,她还出版了34本其他题材的作品。
她来,女神探希娃小姐!
日本“侦探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曾说过:“要写出堪称一流的文学作品,却又不失去推理小说的独特趣味,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我并不完全否认成功的可能性。”不得不说,这种可能性在《女神探希娃》系列悬疑推理小说中得以完美实现。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时期,被称为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当时,仅英美两国,就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侦探小说。阅读侦探故事已不仅仅是有钱阶级的一种消遣,下层阶级的人也竞相阅读起来,这无疑刺激了侦探小说作家们的创作热情。于是,密室杀人等罪案侦破题材被大家争相追捧,“谋杀案”逐渐成为了每一部小说必不可少的元素。人们热衷的不仅仅是善恶的斗争,罪犯的作案手法和动机才是被关注的重点。在那段时间里,侦探小说作家们绞尽脑汁,创作出了一部部令人拍案叫绝的优秀作品,不少别具一格的侦探形象也由此而诞生,并流传于世。
《女神探希娃》系列小说的作者帕特丽夏·温沃斯,一生亲历两次世界大战,历尽人间疾苦。她的丈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舰沉船中丧生。为了养活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帕特丽夏拖着病弱之躯,开始废寝忘食地进行创作,没想到一举成名,家喻户晓,成为英国密室杀人小说的开山鼻祖。是她,将密室杀人小说的模式发扬光大,使它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一种推理类型。帕特丽夏也因此成为英国推理小说界的代表人物,与“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双姝并列。《女神探希娃》是帕特丽夏最为成功的系列小说,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构思令人拍案叫绝,赢得了英国民众的喜爱,在英国媒体《每日电讯》和犯罪文学协会举办的公众评选投票中名列前茅。不仅如此,该系列小说在美国、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家也广为流传,并跻身于各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希娃小姐是帕特丽夏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说她的影响力不亚于“神探福尔摩斯”也不为过。初次拜读该系列的原版小说时,我便对小说中那个优雅老练、有点另类还带点神经质的女侦探希娃小姐的形象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希娃小姐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家庭女教师,却干起了私人侦探的工作。她为人彬彬有礼,讲话时总是爱引用丁尼生勋爵的诗句,看起来弱小而又无害,这恰恰成为她与受害人亲属打成一片的便利条件,情报总是来得异乎寻常的轻松。她心思极其机敏,但外表波澜不惊,喜欢在倾听与案件相关的描述时有条不紊地摆弄针线活,而往往在她眼神流转之间,案情便已见眉目。这种平和安静的气场,却暗藏着出其不意的震慑力,让她自如地奔走于警察局以及名门大宅之间。不管是谎言、伪装、杀机,还是试探,在她面前都无处遁形。
生活的百般苦难使帕特丽夏洞悉了生而为人的种种原罪——贪婪、傲慢、怨恨、残暴……因而造就了她笔下人物的血肉灵性。如果说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心理博弈与气氛营造的大师,那么帕特丽夏·温沃斯则是剖析人性与密室设计的专家。《女神探希娃》系列悬疑推理小说,记录了种种离奇的谋杀案件,它的主角常常是柔弱的女子,身处亲情、爱情、友情的种种旋涡之中,挣扎、徘徊、抗争。小说的背景往往设置为英国的上流社会,涉案人物大抵有着复杂的身世,特权阶层中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金钱腐蚀下人性的贪婪与不堪被帕特丽夏刻画得入木三分。财富与亲情,孰重孰轻?爱情与婚姻,是否等价?情感与金钱的矛盾,人性与智慧的较量,均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读时兴致盎然,读后意犹未尽。
《女神探希娃》系列悬疑推理小说,全套共32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未曾整体翻译引进到中国大陆,实为憾事。此次,应广州原典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之邀,我主持翻译了《女神探希娃》系列小说中文版,并得到了贵州人民出版社策划部主任陈继光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同时,也要感谢参与本书翻译的诸多译者,感谢他们为全球华文读者奉献了一套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推理小说典范。
让我们在美好的阅读时光中,记住这位神奇的女侦探:莫德·希娃!
郑榕玲
二〇一八年五月于广州
帕特丽夏·温沃斯著的《灰色面具》介绍:一念之仁可以成佛,一念之失可以成魔。劳燕分飞的恋人,沦落天涯的孤女,消失不见的父亲……灰色的面具,惊天的阴谋……谁是面具后面的人?可爱的天使,温暖的青春,爱能够战胜一切吗?误会、谜团、真相,一个期待旧梦重圆的查尔斯,一个坚强隐忍的玛格丽特,他们将何去何从?逃出牢笼的玛戈特,她的路又在何方?女神探希娃带你解密……命运交织的背后,是情立天下的正义浩荡,和情最可贵的软款缠绵!团聚、重逢、相爱,故事将难得的清凉,重新带入这个浮躁的世界?
帕特丽夏·温沃斯著的《灰色面具》介绍:希娃小姐是个退休的家庭女教师,却干起了私人侦探的活。她为人彬彬有礼,讲话爱引用丁尼森的诗句,看起来弱小而又无害,而这也让她便于隐藏至受害人家中,收集情报,窥探种种暗藏天日的秘辛。摆在她而前的有谎言,有伪装,有杀机,也有试探……希娃小姐该如何排除万难,梳理出案件的真相?
主人公希娃小姐是帕特丽夏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人物。读者把希娃小姐与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塑造的波洛相提并论。福尔摩斯善于推理,于种种细节中抽丝剥茧,得出案件的真相;波洛其貌不扬,有特殊的洁癖,却有着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而希娃小姐则善于伪装,深入到受害者家中,与各位嫌疑人对活。三人探案风格可谓大相径庭,带给渎者别样的阅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