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作者《当代基础教育改革》(2007)一书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反映了作者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九章:靠前章简略梳理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当代格局。以此为基础,第二至八章分别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言说方式、话语类型、行动逻辑、实践模式、主体型态、对象与目标、教学关系范型作了讨论。第九章则对当前具有重大影响的九大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的思想与理论内涵进行了分析。很后,作者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作了探讨。 作者简介 张荣伟,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实验改革、教师教育影视课程。在《教育研究》《课程·教程·教法》《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多部,编、译著10余部。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九大学派”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历史考察与反思)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 目录 前言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当代格局 一、原点之思:我们在争论什么 二、国际视野:我们在借鉴什么 三、本土行动:我们在探索什么 第二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言说方式 一、谁在言说:话语的主体何在 二、向谁言说:对话的他者何在 三、如何言说:话语方式的选择 第三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话语类型 一、意识形态话语:政治深度介入教育 二、知识精英话语:学术深度介入教育 三、平民实践话语:经验深度介入教育 四、大众诗性话语:情感深度介入教育 第四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行动逻辑 一、谁来改革:教育共同体的扩充与限制 二、改革什么:教育目的作为合法性尺度 三、怎么改革:科学、政治与精神的融合 第五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模式 一、行政模式:政策落实作为基本手段 二、专家模式:理论创新作为根本目的 三、校本模式:行动自觉作为内在动力 四、共同体模式:幸福生活作为教育追求 第六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形态 一、政策规划型主体:政界的宏观调控 二、理论建构型主体:学界的专业引领 三、实践突破型主体:一线的自我超越 四、商业炒作型主体:市场的利益驱动 五、社会公益型主体:民间的教育情怀 第七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对象与目标 一、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以立德树人为视角 二、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以专业发展为视角 三、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以文化自觉为视角 四、改变父母的家教观念:以家校合作为视角 五、改变人才的评价制度:以完善高考为视角 六、改变教育的研究范式:以理性交往为视角 第八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学关系范型 一、少教多学:批判“多教少学”的有效教学理念 二、先学后教:突破“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以学定教:反驳“以教定学”的教学活动逻辑 四、教学合一:针对“教学分离”的教学协同意识 五、教学相长:超越“教学互损”的教师职业境界 第九章中国基础教育“九大学派”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程序 四、研究发现或结论 五、分析和讨论 六、建议 结语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参考文献 附录一重新界说教育 附录二多元化时代亟须判断力教育 版后记 第2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