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钱晓萍,女,1979年出生,江苏南通人,法学博士,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近年来,力求将理论研究与“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持续研究中国公民及法人海外利益的国际法保护问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家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理论争鸣 一 相关国际刑事法律文件简介 二 “国家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存废论点概要 三 “国家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两难选择” 第二节 国际法上“政府犯罪”概念的提出与应用 一 “政府犯罪”概念的提出 二 “政府犯罪”概念的应用 第三节 “政府犯罪”概念出现的背景分析 一 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发展 二 国际刑法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际法上“政府犯罪”的定义 第一节 定义政府国际犯罪的基础 一 定义政府国际犯罪的方法 二 “政府”的定义 三 “国际犯罪”的定义 第二节 归纳政府国际犯罪的特征 一 可归因于政府的有组织有系统的行为 二 违反国际公约和国际习惯法 三 对受国际法保护的对象造成严重伤害 四 受国际社会谴责并应当惩罚 五 政府国际犯罪的初步定义 第三节 与“国家犯罪”定义类比 一 “国家犯罪”的定义 二 政府国际犯罪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简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国际犯罪的犯罪构成 第一节 国际犯罪的犯罪构成 一 国际犯罪犯罪构成的理论研究 二 国际犯罪犯罪构成的法定性规定 三 统一的“国际犯罪的犯罪构成” 第二节 政府国际犯罪犯罪构成的物质性因素 一 作为与不作为 二 结果和因果关系 三 情节和背景性因素 第三节 政府国际犯罪犯罪构成的心理性因素 一 成员个人的心理性因素分析 二 政府整体的心理性因素分析 第四节 排除政府国际刑事责任的事由 一 同意 二 自卫和对抗措施 三 不可抗力 四 危难与危急情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国际犯罪与国家犯罪的关系 第一节 “国家”与“政府”的关系 一 “国家”的定义 二 “国家”与“政府”的联系 三 “国家”与“政府”的区别 第二节 初论:政府国际犯罪与国家犯罪的交叉关系 一 政府国际犯罪与国家犯罪重合 二 政府国际犯罪超越国家犯罪 第三节 再论:政府国际犯罪与国家犯罪的包含关系 一 两者包含关系的理论论证 二 两者包含关系的实例说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国际犯罪刑事责任的国际法依据 第一节 政府国际犯罪损害国家主权 一 国家主权的相对性 二 无法完成职责的犯罪政府 三 国家主权原则保护犯罪政府所在国 第二节 政府国际犯罪与不干涉内政原则 一 国际法上“内政”范围的变化 二 政府国际犯罪超出内政的范畴 三 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相对主义” 第三节 借鉴“保护的责任”遏制政府国际犯罪 一 “R2P”的内容体系和理论基础 二 “R2P”为遏制政府国际犯罪提供理论支撑 三 借鉴“R2P”行动机制遏制政府国际犯罪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国际犯罪刑事责任的刑事法依据 第一节 国际犯罪刑事责任主体的范围 一 个人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 二 法律实体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二节 政府团体刑事责任的刑事法依据 一 政府刑事责任主体地位 二 政府国际犯罪的双罚制 三 团体刑事责任的两种解读 四 政府团体负国际刑事责任的意义 第三节 成员个人刑事责任的刑事法依据 一 成员个人负刑事责任的历史回顾 二 成员个人国际刑事责任的基础 三 成员个人负国际刑事责任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国际犯罪国际刑事责任追究机制 第一节 责任追究机制的目标与困境 一 价值目标 二 现存困境 第二节 政府犯罪国际刑事责任追究机制的架构 一 现有国际机构可能发挥的职能 二 成员个人国际刑事责任的实现 三 政府团体国际刑事责任的实现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为遏制最严重的国际犯罪,平衡国际政治现实与国际法治追求,在国际司法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出现以“政府犯罪”或“政法国际犯罪”代替“国家犯罪”的新思路,而国内外相关研究付之阙如,殊值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钱晓萍著的《政府国际犯罪及其遏制机制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探讨国际法领域内政府犯罪的基本特征,归纳和演绎其固有属性入手,分析政府国际犯罪的犯罪构成,探讨其与国家犯罪关系,明确界定国际法领域内“政府犯罪”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国际社会应对政府犯罪的实例,阐明现有国际机构在遏制政府犯罪机制中已经和应当发挥的作用,构建涵盖“预防-干预-责任追究”的三位一体的政府国际犯罪遏制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