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章 实践考察:中国合议庭审判权运行现状
第一节 审判组织的核心制度——合议制
第二节 中国上诉审合议庭审判权运行状况考察
第三节 合议制运行困境的原因剖析
第二章 理论溯源:法治社会中审判权运行机制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法治社会与审判权运行
第二节 审判权运行价值论
第三节 审判权运行载体论
第三章 法治理念下合议庭审判团队权力运行机制宏观设计
第一节 司法改革与法治全球化的互动
第二节 优化合议庭审判团队权力运行机制的宏观设计
第三节 围绕“三个中心”设计合议庭审判权运行机制
第四章 合议庭审判团队组织结构设计——以法官为中心
第一节 创建法治理念下的合议庭审判组织结构
第二节 3N1固定模式合议庭审判组织成员的产生与职责
第三节 3N1固定模式合议庭的意义
第五章 合议庭审判权运行机制设计——以庭审为中心
第一节 审判权运行机制的理念与价值目标
第二节 审判权运行机制的基本构造
第三节 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核心
第四节 以庭审为中心的制度保障
第六章 合议庭审判权运行机制保障设计——以责任为中心
第一节 落实职业化的法官员额制度
第二节 合议庭依法独立审判制度
第三节 建立权责统一的绩效考核制度
第四节 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第七章 固定模式合议庭审判权运行机制的实践检验
第一节 固定模式合议庭确保司法公正审判
第二节 固定模式合议庭确保提升审判效率
第三节 固定模式合议庭确保审判行为规范
第四节 固定模式合议庭审判权运行机制对建设法治社会的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优化合议庭审判权运行机制并使之符合司法规律是人民法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地对于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不少,但限于理念和方法等问题,未能形成具有普适性的具体方案,亦未能全面落实。
张仲侠著的《审判团队——以合议庭审判资源配置与规则重构为视角》立足于优化审判权运行机制的实效性和普适性,以法治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分析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借鉴古今中外合议制度,确定了审判资源优化配置与审判规则重构的改革思路。在具体方案的设计上,以构建“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3N1或3N3固定模式合议庭为切入点,通过加强合议庭审判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实现审判权的良性运转。首先,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建立“以法官为中心”的合议庭审判团队;其次,优化审判流程,建立“以庭审为中心”的流程节点管理制度;最后,优化审判管理,建立“以责任为中心”的审判管理制度,形成系统、有机的合议庭权力运行机制。从实践来看,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具有可复制性与可推广性。
张仲侠著的《审判团队——以合议庭审判资源配置与规则重构为视角》综合运用了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引入群体决策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人力资源同素异构原理等分析方法,通过考察我国合议庭审判权实际运行状况,剖析合议制背离司法规律、陷入运行困境的深层原因,立足审判权运行价值,探求集体审判的本质,并根据科学测算提出优化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进方案。作者提出以法官员额制度、法官助理制度为基础,改变审判组织结构,创建3N1或3N3固定模式合议庭审判团队,并通过“一收一放”的制度建设确立合议庭的独立审判地位。同时,在配套制度的设计上引入庭前合议制度、法官专业会议制度、判决异议制度等,强调建立当庭宣判制度、判后答疑制度、错案追究制度、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等,共同构成保障合议庭集体审判作用发挥的一套有机结合、运转顺畅的审判机制及规则,最大限度实现公正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