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原中医学院基础课目的复习思考题为主,适当增补了有关思考题,就《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七书中的问答411条逐一进行了解答。 作者简介 袁兴石,男,1953年4月24日(农历)出生于江苏大丰。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今南京中医药大学),40多年来躬耕于中医临证一线,并长期担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临床带教和教学工作。对内科肝胆病、脾胃病,男性病,妇科月经不调、不孕、附件炎、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疑难杂症有独特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总结出:肝气下陷证治,宣化湿邪治慢性肝病,破气化痰治肝硬化,脾胃病强心补气论治,妇科化痰十法,气火理论治疑难病证等创新理沦。经临床反复验证,多获良效。用膏方防病、治病,也是袁兴石擅长的方法之一。 目录 章《黄帝内经》问答 1.阴阳五行学说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它们在理论上有什么不同,关系是怎样的? 2.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可应用到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3.阴阳偏胜和阴阳离决的意义是什么? 4.五行生克的规律是怎样的?在实际中如何运用它? 5.阴阳五行学说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有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6.摄生应注意哪些方面?在方法上应注意哪些? 7.什么叫五劳七伤?你对它的实际意义怎样理解? 8.饮食与人体的关系怎样?应怎样调节饮食?饮食调节与治疗有无关系,为什么? 9.古代的摄生学说,现在为什么要研究它?其价值如何? 10.你对十二官以及十二官的功能是怎样理解的? 11.五脏与五官以及外在组织之间的关系怎样?又是如何结合临床实际应用的? 12.促使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内脏和体征上有哪些变化? 13.饮食物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其变为营养物质后,又是怎样运输到全身的? 14.什么叫营卫?营卫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 15.试述精、气、血、津液在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病变特征。 16.十二经气血的多少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17.试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分布概况。 18.试述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在人体的作用。 19.简述奇经八脉的病变。 20.试述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异同点。 21.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何在? 22.怎样理解邪、正、虚、实? 23.试述证候寒、热、虚、实的机转。 24.试述外感致病因素发病的一般概况。 25.如何理解四时易发病及四时伏气发病? 26.试就“百病生于气”及“风者,百病之长”的意义进行探讨。 27.外感疾病传变次序的基本表现是什么? 28.痹病有哪几种?它与痿病如何鉴别? 29.如何理解五脏六腑咳、胀? 30.试述疟疾的病理机转。 31.试述形成痈疽的病理机转。 32.脏腑发病的主症及五脏所恶在临床上有何价值? 33.你对病机十九条怎样认识? 34.望色诊的原理是什么?在诊断时应注意什么 35.视物黑白不辨是精衰,其理论根据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价值? 36.试述问诊的范围。在问诊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7.切诊包括哪些方面?脉诊的方法有哪几种?气口何以能反映各种病变? 38.脉诊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 第二章《金匮要略》问答 第三章《伤寒论》问答 第四章《温病学》问答 第五章《中药学》问答 第六章《中医方剂学》问答 第七章《中医内科学》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