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屋的真实故事
我最早接触“小木屋”的故事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看的电视连续剧,那个在大草原上拓荒的故事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喜爱、感动、向往……后来虽曾读过《草原上的小木屋》,但第一次完整通读“小木屋”系列全部九部作品是在2005年,这一年中国大陆第一次引进出版此系列的全部作品,而且是伽斯·威廉姆斯的插图版(到本书完稿的2016年为止,这套插图版是唯一的一次引进)。罗兰·英格斯·怀德平实的文字,加上伽斯·威廉姆斯写实的插图,仿佛展开了一幅历史长卷,把我们带入那个异常艰苦却也富有浪漫情怀的拓荒年代。展读这套“小木屋”,就像参观一座美国西部拓荒的博物馆,细细领略十九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拓荒者的奋斗与家庭生活。
不过读罢小说,我也十分好奇: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罗兰又是怎样成为一位作家的呢?幸好,关于她和小木屋的书和资料很多。下面我整理一个粗略的故事与大家分享。罗兰的家世
罗兰出生时名叫罗兰·伊丽莎白·英格斯,英格斯是父姓,罗兰是她祖母的名字,也是一个小姑的名字,中间名伊丽莎白应该是专为她取的。后来她嫁给阿曼乐·怀德后,名字改为罗兰·英格斯·怀德,阿曼乐不想叫她罗兰,因为这也是他大姐的名字,就叫她“贝西”(伊丽莎白的昵称),而女儿罗斯一般叫她“贝斯妈妈”。
罗兰的母亲原名卡洛琳·莱克·昆纳,她的生父早逝,留下了他们六个兄弟姐妹,继父霍布鲁克对他们也很好。罗兰的父亲查尔斯·菲利普·英格斯1836年生于纽约州西南角的库巴村,是家中九个兄弟姐妹中的老二,英格斯一家逐步向西拓荒,先经过芝加哥,然后迁至威斯康星州的丕平村。当时那里还是一片大森林,只有零星散落的一些农场。昆纳一霍布鲁克家与英格斯家的农场靠得比较近,所以两家人常有往来,孩子们也常一起玩耍一起劳动。查尔斯娶了昆纳家排行老四的卡洛琳,查尔斯的大哥彼得娶了卡洛琳的五妹艾丽莎,四妹波莉嫁给了卡洛琳的二哥亨利。就这样,两家人又成了关系紧密的亲戚。罗兰待在丕平村的时候从不缺少玩伴,她有一堆堂兄弟姐妹,同时也是表兄弟姐妹。
罗兰后来在胡桃林村上学时(《在梅溪边》那一阶段)开始学历史。,爸爸告诉她,他们家的祖先是乘五月花号来到美国的,这让罗兰特别骄傲,她对于历史也特别感兴趣。不过,罗兰父亲这一支的前十代先祖埃德蒙·英格斯虽然是在十七世纪上半叶从英国来到美国(后于1648年逝于马萨诸塞州),但似乎不是在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来的。倒是埃德蒙孙媳妇的祖辈是五月花号的乘客,也就是在《五月花号公约》上签过字的理查德·沃伦先生。这一支传下来有许多名人,单美国总统就有三位,包括最著名的第三十二任的罗斯福总统。这么论起来,罗兰与罗斯福总统还是远房亲戚。西部拓荒的背景
罗兰与其先辈向西部拓荒的经历是整个美国西进运动的一部分。在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实际上只控制着现今美国东部狭长的一带,从阿巴拉契亚山脉直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广袤大地尚未开垦,只有人数很少的印第安原住民。如果这种状态保持至今,美国至多也只是个中等面积的发达国家。因此从十八世纪末开始,美国政府通过购买、战争和谈判,不断把版图向西扩张,比如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就使领土扩大了一倍。但突然间增加的这么多未开垦的土地如何开发呢?美国政府就大力鼓励个体农民去拓荒垦殖,并规定先行拓殖者可以在土地拍卖之前以低价优先购买。这对于那些渴望拥有土地的农民,实在太有吸引力了。于是,成群结队的农民不畏艰险涌向西部,即使有不少人在险恶的征途中倒下变成白骨,也仍然有追逐梦想者前仆后继地赶来。
在西进的大军中,最典型的装备就是《草原上的小木屋》中所描绘的大篷车:爸爸妈妈将全部可以携带的家当都装在一个大篷车里,由几匹马拉着行进,全家大小都坐在大篷车里,晓行夜宿。晚上常常会露宿在野外,生起篝火御寒,如果遇上恶劣天气,就只能躲在车里。他们就这样一路走着,可能要走几个月才能到达理想的目的地,而目的地也不过是一片没有开垦过的荒地。
“小木屋”系列的故事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而在1865年,十分惨烈的南北战争刚刚结束,罗兰的几位叔舅曾参加北军,一位舅舅在战场上牺牲。1860年林肯总统入主白宫后,主持通过了著名的《宅地法》,规定每个家庭户主或年满二十一岁的美国公民,以及取得美国国籍而又未曾使用武力对抗过美国的人,可以无偿获得一百六十英亩西部公共土地,在连续耕种五年后即可获得该片土地的所有权。如果再具体一些,就是要先找到一块没人申请的公共土地,提出申请,作为“放领地”,然后在上面建至少一所房子,打一口水井,至少开垦其中的十英亩土地,连续耕种五年,经过当局确认后,这块一百六十英亩的土地就归你了!这个法案在当时点燃了无数农民的热情,也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在南北战争中,北方军队最初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在北方人民的支持下逐渐转为优势,这其中北方农民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宅地法》的颁布也是帮林肯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当时北方的农民中流传着一首歌,唱的是“我们阔绰的山姆大叔要给所有人送农场了”!P5-7
这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介乎工具书和学术研究之间,也介乎供专家参考的书和供一般爱好者闲读的普及推广书之间。书中资料丰富,但可读性很强。它的独特价值,在于从一个个作家入手,将上世纪美国童书的创作出版的状况予以完整勾勒。这是一个本来在这方面并不突出而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童书大国的奇迹发生的过程,对于中国童书业的深入发展,将有巨大参考价值。
——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 刘绪源
在短短两三年里,中国出版界推出了两部关于天才文学编辑的厚重译著,一是阿甲和他的团队翻译的《亲爱的天才》(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6月版),一是彭伦翻译的《天才的编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两书都有三十余万言。前者是美国哈珀公司的童书编辑厄苏拉与作家、图书馆员等人的通信集,后者是美国斯克里伯纳出版社的编辑珀金斯的传记。时隔一年,一部电影《天才捕手》在全球热映,这是根据《天才的编辑》改编的,主角正是那位编过海明威和费茨杰拉德作品的珀金斯。2016年7月21日的《文汇报》上,有一版长文专谈这部电影,标题做得十分抢眼——《文学史的制作人:编辑们的故事》。
是的,如果说一个个作家写的是他们的作品的话,那么,整个文学史的走向就是编辑们的作品了。这把本来居于幕后的编辑抬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但细想又是切实的。如没有好的编辑和出版人,至少,在网络出现以前,文学史是不可能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的。
无独有偶,2016年除电影对珀金斯做出呼应外,还有一本新书将成为对厄苏拉的最好呼应——阿甲和他的团队再次发力,将《亲爱的天才》中收信人的材料一一作了搜集和整理,使之变成了大家手里这本精美的书。正如阿甲在导言中所说,将这些童书创作者的人生故事连缀在一起,眼前出现的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约半个世纪美国童书生态的巨幅截面。仅读《亲爱的天才》,我们看到的还是文学史线索,而现在,我们已能亲见这文学大河涌动的波光,聆听那时而激荡时而低回的涛声了。
其实,因为一个好编辑推动或加快了文学史的演进,甚至改变了文学史流向的故事,我们知道的并不少。如果没有叶圣陶,茅盾、巴金、丁玲等现代小说巨匠都不会那么顺利地走上文坛;同理,如果没有郑振铎,叶圣陶也不会那么集中地创作《稻草人》中所收的童话,中国儿童文学的走向或会有明显不同;如没有赵家璧,就不会有“良友文学丛书”和“晨光文学丛书”;如没有秦兆阳、萧也牧等优秀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文学必将萧条得多……我自己也曾亲见几位“天才的编辑”,至今时时怀念主编《文汇月刊》的梅朵先生,还有现仍快乐安详地注视着儿童文学发展的周晓先生——他所主持的《儿童文学选刊》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切切实实地松动了这块园地板结的土壤,使各种奇异的鲜花竞相开放。读过那个时代作品的人才更能了解当时的文学史(这和坐在课堂里为考研而读史完全不是一回事)。同理,也只有对文学史有切身体验的人才会更懂得文学史的“制作人”。所以,把这本《童年的力量》和《亲爱的天才》放在一起读,是很好的阅读法;如再加上所能找到的《童年的力量》中提及的作品,左图右史,相得益彰,那就是最好的阅读法了。 我当初读《亲爱的天才》时,首先挑读的是写给那些我所熟悉的、曾读过他们不少作品的作家的书信,比如E.B.怀特、桑达克或希尔弗斯坦等,这最容易读出味道来。可是,厄苏拉致那些我所不熟悉的作家的信,往往更令我感动。我看到了她对名气不是太大的作者的尊重和真诚,更看到了她对自己事业的尊重和真诚。比如致卡尔森,书中一共收有三封信,第一封是1952年6月,谈收到了作者寄来的第二本书稿《阿尔封斯》并一些琐事,也聊了聊作者今后的创作打算。这时,作者的第一本书《会说话的猫》已由厄苏拉亲手编定、推出,获得了很大成功。这是她从旧稿堆中发现的,一读完马上和作者联系:我们决定出!同时对此稿积压时间过长作了道歉。第二封信写于六个月后,这之前应该有她和作者间的不少信件,因此信一开始就说到了“我们仍然认为……”,这是一封退稿信。她以异常小心、体贴、委婉的语句,说了不能出版的理由,并且非常细致地为作者考虑此稿的出路。同时,她又为自己和作者的友谊担心,希望还能得到她的新稿,并长期合作。退稿的原因主要是:“与《会说话的猫》相比,《阿尔封斯》(修改后的版本)不是水平相当的书。”读这封情真意切的退稿信,我几次有想哭的感觉,既因为信本身感人,也为写信人的工作态度。她真是太敬业了,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让自己内心并不满意的书稿印行出去,但又极不愿意自己所发现的天才作家从此离她而去。这是一种两难,但最后的抉择还是出版物的文学质量第一,同时再争取友谊长存。现在,有了新出版的《童年的力量》,查阅有关卡尔森的部分,发现《阿尔封斯》在两年后改由哈考特公司出版,反响也不错,成了作者与《会说话的猫》齐名的代表作。想来,当初厄苏拉不是从销售上考虑(她不会不知道怎样的书销得出去),也不会因为它写得太差(不然不会在手头留半年之久并且还有“修改版”),那只是因为她的标准太高——至少要与这位新出现的天才作家的上一本书“水平相当”才行。很明显,在她的心中,既有对天才作家的未来的设想,也有对整个文学发展的积极的憧憬——她确实是文学史的制作人。
这就不能不想到我们此间的文学发展。虽然,中国童书业已有了辉煌的“黄金十年”,并确如很多人所预测的,这样的“十年”还会延续。这都令人高兴。但我们所希望的,应该不只是销售上的黄金十年,还应是文学上、艺术上、审美发展上的辉煌。编辑对于文学的发展的重要性已如上述,我们有多少像厄苏拉或珀金斯那样胸怀文学大局的天才编辑?每个编辑同仁不妨扪心自问,也不妨在读了这几本书后,“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我指的是那种有沉重感、积极努力的、充实的幸福,也就是像厄苏拉或珀金斯那样工作的人。
最后再说几句文章之美。《童年的力量》中收有几十位作家的生平资料,有他们的照片、书封和插画,有作家自己的文章,也有关于他们的故事、传记或他人的回忆,看似很杂,其实非常好看,这是从不同角度将有关的印象集中在一起了。对编者而言,这是有感情的创造,所以笔下的文字会很不一样。我从不认为资料就一定是枯燥的,《世说新语》所收的也大都是简略的资料,但写得(也编得)何其风雅。我小时候还喜欢一套人教版的三卷本《古代散文选》,当时并不知道那是王泗原、张中行等大文化人的精心结纂,但我对其中简短的“题解”或“作者介绍”钦佩之至,觉得那文笔真是美极了,还在小本子上抄录过不少。可见编者的才华和余情,是会自然地渗透在他们所喜爱的出版物中的。在《童年的力量》中,“夏洛特·左罗托夫”那一章的最后,有一篇《夏洛特的女儿谈厄苏拉》;在“吉娜·萨瑟兰”那章中,有一篇《遇到吉娜是一种幸运》,都是阿甲整理或撰写的,前者近千字,后者才四百多字,我以为都是要言不烦、平实亲切的美文。文章俱在,读者自可翻读,我这里就不引了。
总之,《童年的力量》作为《亲爱的天才》的魅力延伸,定会在此间童书爱好者和“文学史制作人”中产生积极影响,我先在这里点上一赞。是为序。
刘绪源2016年盛暑写于沪西香花桥畔
阿甲、黄建萍、马云荣、杨庆华、姚晶晶等著的《童年的力量(二十世纪美国童书天才那些事儿上下)》,由美国著名童书史学者伦纳德·S.马库斯的著作《亲爱的天才》衍生而出,因此取名为“亲爱的天才”系列。
本书以《亲爱的天才》所提供的人物为线索,按照他们的出生年月顺序,逐个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而将这些故事连缀在一起,竟然出现了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约半个世纪美国童书生态的巨幅截面!
美国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进运动、大规模的移民潮、二战、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反战运动、肯尼迪总统遇刺、马丁·路德·金遇刺、女权运动、性解放运动、同性恋者反抗警察的暴力冲突……各类历史事件层出不穷,而在童书世界许多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恰好在这一年代诞生。其中到底有什么关联?美国早年儿童阅读推广运动的兴起,对美国儿童文学创作理念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那些经典童书在不同儿童观的碰撞下,引起了怎样的风潮?本书中展现出的,不仅仅是每个童书天才的个人人生轨迹,更是一部儿童观进化史、童书发展史。
阿甲、黄建萍、马云荣、杨庆华、姚晶晶等著的《童年的力量(二十世纪美国童书天才那些事儿上下)》围绕20世纪最伟大的童书编辑厄苏拉为中心,涉及美国童书界天才60人,按照他们的出生年月顺序,逐个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连缀在一起,几乎可以呈现出20世纪30年代之后约半个世纪美国童书生态的巨幅截面!这本书无论对儿童文学研究者、童书发烧友还是童书编辑、作者,都有着参考、启迪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