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自然成功的奥秘--协同学(精)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德)赫尔曼·哈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确定还是偶然?

很少有哲学家——更不用说自然科学家——会否认物理学以及一般自然科学知识对人们世界观的形成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的全部思维都受到科学革命的深刻影响,科学革命真正动摇了物理学的基础。仅仅通过物理学的定律以及对它们的无数次验证,我们对自然过程系按照一种永恒的规律进行的信念已经得到了加强。

在19世纪盛极一时的力学曾对此做出实质性贡献。力学研究了各个物体如何根据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而运动。牛顿的基本观点是,支配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规律,与支配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规律相同。牛顿定律是全部火箭技术的基础,也是人类征服宇宙空间的基础。我们在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火箭射向月球,精确地遵循预先计算好的轨道。然而,运行轨道可以事先一次算出并从而可以预测,却令人有点心寒,甚至有点压抑之感。因为,如果各种事件都按确定的程序发生,那么我们不过是一个巨大齿轮机构的一部分,无疑只能无可奈何地听任其摆布而已。偶然性无处藏身,一切都是确定的。这种世界观的深远哲学和宗教后果是人们经常讨论的题目,这种后果是不难想象的。但在1920年代,通过量子理论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点,偶然性卷土重来。让我们再次简略地回顾一下在普通灯管和激光器中发生的情况。激发原子中的一个电子,使它得到比通常为多的能量,这个电子趋于以发射光波的形式重新释放出这份能量。然而量子理论表明,根本不可能精确预测电子何时将发射它的能量。这就像掷骰子游戏一样,无法预测掷出来的是什么点数。

根据我们现今对微观世界中的变化过程,即对不可见的原子世界的了解,这些过程都受偶然性即随机事件的支配。任何恢复机械论世界观地位的尝试业已失败。这些尝试都与实验结果大相径庭。偶然性即不可预测性,这与一次定终身地预测事情的全部过程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

既确定亦偶然!

在1970—1980年代,越来越清楚的是,在自然界的许多方面存在着具有某种两重性的现象,这使许多科学家们大感意外。这些现象,例如运动过程,一方面遵循与力学同样严格的规律,或者它们本身就是力学规律。另一方面,这些现象本身又有某种偶然的和不可预测的性质。这种现在刚开始进入科学家一般认识中的全新类型的现象,被称为“混沌”。

“混沌”这个词在日常语言中是常用的。我们只要想想大家都熟悉的交通混乱,挤成一团、动弹不了的车辆。交通混乱的这个图景,已向我们表明混沌这个词用在科学意义上的特征。每一辆车都按严格的力学定律在车流中据有其本身的一席之地。尽管如此,交通堵塞混沌,在旁观者心目中仍以完全的杂乱无章出现,其中每辆车的位置似乎都是随机分布的。一辆载重汽车靠近一辆蓝色小轿车,前面横着一辆红色小轿车,后面是一辆摩托车,如此等等。

“混沌和有序”的一幅更有戏剧性的图景可参见著名画家埃舍尔的同名画作(图2·3)。该图中间是一个完全规则的晶体,外围是一堆垃圾,如碎玻璃瓶和打开的鱼罐头。很显然,晶体象征规则,而垃圾则相反地象征混沌。在这种情况下,混沌是静态的,与自然界中一切都处于不断运动中的混沌现象相反。运用混沌这个词语时需要小心!即使在自然科学本身,“混沌”也不总是“混沌”。这里有早已熟知的“微观混沌”。对此我们在本书中已多次提到,例如单个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或者普通灯管发出的光。但还有十分新的另一类——“确定性混沌”,经常简称为“混沌”,因此可能引起许多混乱,或许已经造成许多混乱。

作者简介
赫尔曼·哈肯,曾在哈雷和埃朗根学习数学和物理学,自1960年起作为理论物理学教授在斯图加特大学任教。他是协同学理论奠基人,研究重点是固体物理、量子光学、激光理论和协同过程。
后记

《大自然成功的奥秘:协同学》原中译本完成于1988年,系根据原书1986年第4版翻译,于1995年10月出版。但我交稿后不久即去美国工作,最终校对由已故恩师江可宗教授协助完成。此后我对本书关心甚少,直到近年回国工作后,才从责任编辑王巧贞女士处得知,中译本曾于2001年、2005年、2006年、2013年和2015年再版或重印。我又注意到原书早于1995年就出了扩充袖珍版,即萌生增补和修订原译本之意。王女士认为这本书还是有生命力的,建议我修订前与原作者哈肯教授联系一下。我与哈肯教授将近30年没有联系了,通过共同的熟人找到了他的电邮地址,去信后很快就得到了热情的回信。他不但写了中文新版序,还对扩充袖珍版做了少量增补和修改。于是我以原书1995年扩充袖珍版为基础,加上新的修改,修订后把本书呈给读者。

哈肯教授在扩充袖珍版前言中提到了该版与原版的主要差别在于增加了两章,即现在的第10章和第13章,另外对关于计算机的第17章也做了一些增补。除此之外,他还对1981—1994年间的新发展加了十余条注。哈肯教授也在为中译本修订版写的序中提到了他对扩充袖珍版的增补和修改,主要是在信息和心理导向方面。以上这些,就是中译本修订版和旧版之间的主要差别。另外,译者还加了两类注。一类关于近年来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相关领域,以使读者对这些方面的新动态有所了解;另一类对书中提到的国内读者可能不熟悉的一些重要的人和事做了说明。综合起来,新版大约增加了20%的内容。除此之外,译者还对全书进行了校对,使语言更加规范化和现代化,并改正了旧版的一些翻译错误和不当之处。

译者曾为中译本旧版写过一篇译者的话,其中对本书的简要介绍看来对今天的读者仍会有所帮助,现将这部分稍稍修改后附上。

凌复华

2017年1月于美国加州

目录

中译本修订版作者序

扩充袖珍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1 引言和概述

 为什么这本书会引起你的兴趣

 探寻一个统一的宇宙观

 分解或建构

 生物结构与基本自然规律矛盾吗?

2 无序有增无已?世界的热寂

 自然界的单行道

 什么是无序?

 能量不断贬值

3 晶体——有序但无生命的结构

 超导性和磁性:微观有序性产生宏观的力量

 相变:从无序到有序或者从有序到无序

4 流体模式、云图和地质构造

 运动模式的梯级

5 “要有光”——激光

 光有多种

 激光器中的自组织

 激光器——一个具有相变过程的开放系统

6 化学模式

 化学里的牵线搭桥

 化学钟

 化学波和螺线

 一个新的一般原理

7 生物的进化:适者生存

 生物分子间的竞争

8 不是最适者也能生存:专门化并创造自己的生态小环境

9 生物有机体是怎样起源的?

 通过分子进行遗传

 生物形态形成的典型例子

 分子基础上的宏观模型

10 生物的运动模式

11 矛盾有时不可避免

 测试你自己的心境

 生活中充满矛盾

 在社会领域中矛盾的转移

 矛盾也可能用别的方式解决

12 混沌、偶然和机械论世界观

 确定还是偶然?

 既确定亦偶然!

 吃角子老虎:计划好的混沌

 北方并不总是北方

 协同学中的混沌:自相矛盾吗?

 天气是否可以预报?圣彼得是否总留着一扇小小的后门?

 等离子体可以制服吗?核聚变中也有混沌吗?

13 混沌理论背景概述

 驯服混沌

 混沌研究者的预测

14 经济中的协同效应

 两个冰淇淋小贩在海滩上做买卖,怎么做最好?

 为什么城市越来越大?

 经营管理:跟着你的对手亦步亦趋吗?

 经济的繁荣和衰退——一件事的正反两面

 技术革新永远是经济的动力吗?

 经济生活中突发的集体变化

 经济不像亚当·斯密所想的那样简单

 国家控制:是祸抑福?

 考虑不周的控制造成经济混乱

 经济联系越紧密,和平就越有保障吗?

 协同效应的意义与无意义

 用协同学规律为人类造福

15 革命能不能预测?

 作为序参数的舆论

 人是可影响的吗?

 意见的改变:怎样和通过什么来进行?

 大众传媒:筛选压力下的序参数

 世界的简化

 电视——非同等闲的影响力

 政府与舆论

 专制

 舆论与少数派

 革命

 能定出行动的普遍原则吗?

 对官僚主义的一些思考

16 幻觉能证明关于大脑功能的理论吗?

 有没有“祖母细胞”?

 大脑的激发模式——假设和实验

 整体思维

 身与心

 大脑是按计划生长的吗?

17 计算机的解放:希望还是噩梦?

 二十世纪的神童

 程序编制

 计算机网络

 模式识别

 感知与协同计算机

 计算机的内部世界

 逻辑过程——与材料无关

 神经网络计算机和协同计算机

 计算机会变幻莫测吗?

 不要放弃思维

 信息、信息、信息

18 科学感知的原动力——科学家之间的竞争

 科技杂志之间的竞争

 协同学论协同学

19 回顾

 一项新原则

 无生命自然界到有生命自然界之间的桥梁

 生活在火与冰之间

 生命的又一特征?

 知识的界限

译校后记

译者的话

参考文献

插图来源

序言

科学技术和社会都在迅速发展中。本书中文版的译者凌复华教授不久前告诉我,现存版本即将售罄,他打算修订一部新译本。中国读者对本书的持续兴趣使我十分高兴。但我必须自问,这里阐述的“协同学”现今在什么程度上仍然适用。经过深入探讨以及与不同科学领域同事们的会议和交谈,我得以确定,协同学历经多年仍未失去其有效性。恰恰相反,我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许多具体应用有了更深入的发展,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协同学的许多论点。在我看来,发展最快的领域是信息技术,它终于进入了“认知科学”领域。因此我添加了题为“信息、信息、信息”的一节。关于对克服个人矛盾的心理导向的补充,我满足于较少的增添。我衷心希望我的中国读者们在阅读本书时获得很多乐趣。

内容推荐

大千世界之组成,品类繁多不可胜数。其中不少出于人类的创造,如房屋、汽车、工具、绘画,但其他许多则系大自然的产物。对科学家而言,这包罗万象的世界乃是一个遵循着严格规律、结构有方、秩序井然的世界。

赫尔曼·哈肯著凌复华译的《大自然成功的奥秘--协同学(精)》一书,通俗而又生动地阐述了赫尔曼·哈肯教授所创立的协同学的要义,这是揭开大自然成功之谜的一个重要尝试。与仿生学简单地分析和模仿生物器官功能的目标不同,协同学试图从相当普遍的角度,探讨有序、有规律结构的形成,不仅放眼无生命世界,更关注有生命世界,甚至涉及人类社会的精神领域。一旦对这种规律有所了解,自能进而加以利用,为人类造福。

编辑推荐

协同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应用无处不在:诸如有机体的形成和发展成长、激光和化学钟、感知和思维以及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集体发展。大自然,首先是动物界和植物界,一再以其千姿百态的精妙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极其高度有效的协调工作而使我们赞叹不已。这些结构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力量在其中起作用?这是赫尔曼·哈肯著凌复华译的《大自然成功的奥秘--协同学(精)》的主要议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