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涉及了燃烧、爆炸的基本原理,着重论述了燃烧爆炸危险性物质及其特性、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引用了很新的国家标准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以及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征求意见稿),更新了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方法。 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上阐明基本原理的同时,重视工程上的实用性。书中详细阐述了9类共计85种典型的燃烧、爆炸危险性物质的燃爆特性及灭火方法,以及15个泄漏、池火灾、蒸气云爆炸、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物理爆炸、中毒等事故后果进行的定量分析和计算实例。此外书中所列入的工艺参数、相关数据对生产实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书系统性强、内容充实、实用性强,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化工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消防工程从业人员、安全评价人员以及从事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无 目录 1绪论 11燃烧与爆炸的基本概念 111燃烧 112爆炸 113燃烧与爆炸的关系 12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燃烧爆炸事故 121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 122工业装置燃烧爆炸事故常见模式 123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 13火灾损失统计 1312007年火灾损失统计 1322008年火灾损失统计 1332009年火灾损失统计 2燃烧基本原理 21燃烧条件 211燃烧三要素 212燃烧的充分条件 213燃烧条件的应用 214火灾分类 22燃烧形式及燃烧过程 221燃烧类型 222燃烧形式及分类 23燃烧理论 231活化能理论 232过氧化物理论 233链式反应理论 24气体燃烧 241气体燃烧过程 242气体燃烧形式 243气体燃烧速度 244气体燃烧速度影响因素 25液体燃烧 251液体燃烧过程 252液体燃烧形式 253液体燃烧速度 254液体燃烧速度影响因素 255油罐火灾 26固体燃烧 261固体燃烧过程 262固体燃烧形式 263典型固体物质的燃烧 27燃烧产物的毒害作用 271火场中热烟气的一般毒害作用 272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物的毒性 273高聚物燃烧产物的毒害作用 274其他燃烧产物的毒害作用 28热值与燃烧温度 281热值及其计算 282燃烧温度及其计算 3爆炸基本原理 31爆炸及其分类 311爆炸概述 312爆炸的分类 32可燃气体爆炸 321单一气体分解爆炸 322混合气体爆炸 323爆炸极限 324爆炸极限的计算 33爆燃及爆轰 34粉尘爆炸 341粉尘爆炸概述 342粉尘爆炸的条件、过程及特点 34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344爆炸温度及压力的计算 4可燃物质的危险特性 41闪点、燃点和自燃点 411闪点及其测定方法 412燃点 413自燃点 42氧指数及其测定 421氧指数 422氧指数的测定方法 43最小点火能和最小点燃电流 431最小点火能 432最小点燃电流 44消焰距离和安全间隙 441消焰距离 442优选安全间隙 5点火源与引爆能 51明火 511生产过程中的明火 512其他明火 52自燃着火 521自燃性物质的分级 522自燃的控制 523忌水性物质 524混合危险性物质 53电火源 531电热 532电火花 54冲击和摩擦 541分类 542控制与消除 55高温表面 6燃烧、爆炸危险物质 61燃烧、爆炸危险物质相关的国家标准 611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 612危险货物分类(GB 6944—2005) 613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1990) 62可燃性气体和蒸气 621可燃性气体和蒸气概述 622典型可燃性气体 623可燃性气体分类 63易燃和可燃液体 631易燃和可燃液体分类 632易燃和可燃液体燃烧、爆炸危险性判据 633典型易燃液体 64可燃固体 641可燃固体燃爆危险性 642可燃固体分类 643典型易燃固体 65可燃粉尘 651可燃粉尘分类 652可燃粉尘燃爆危险性 66自燃性物质 661自燃性物质分类 662自燃性物质分级 663典型自燃物品 67忌水性物质 671忌水性物质分类 672忌水性物质分级 673典型遇湿易燃物品 674忌水性物质着火应急措施 68氧化剂 681氧化剂概述 682氧化剂分类分级 683氧化剂储运注意事项 684典型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69爆炸品 691爆炸品概述 692炸药的分类 693炸药爆炸参数 694炸药安全特性 695典型爆炸品 610混合危险物质 7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分析 71后果分析的一般程序 711后果分析程序 712后果分析所需参数 713后果分析模式选择 72泄漏 721泄漏设备及损坏尺寸 722泄漏量的计算 73蒸发与绝热膨胀 731液体的扩展与蒸发 732喷射扩散 733绝热膨胀 74气云在大气中的扩散 741重气扩散 742非重气扩散 75火灾事故后果分析 751热辐射破坏准则 752池火 753喷射火 754火球 755闪火 756热辐射伤害概率模型 76爆炸后果分析 761爆炸伤害准则 762凝聚相爆炸伤害模型 763蒸气云爆炸伤害模型——TNT当量法 764爆炸伤害概率模型 765物理爆炸后果分析 77中毒 771描述毒物泄漏后果的概率函数法 772有毒液化气体容器破裂时的毒害区估算 78事故后果分析应用实例 781泄漏事故后果分析 782池火灾事故后果分析 783化学性爆炸事故后果分析 784物理性爆炸事故后果分析 785毒物泄漏事故后果分析 8火灾与爆炸防治技术 81火灾发生的条件 811火灾产生的原因 812火灾事故的发展过程 813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 82生产过程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类 82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82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82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等级的划分 83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 831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 832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 833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 84防火分隔与防爆泄压 841防火墙 842防火间距 843防爆泄压 85火灾与爆炸监测 851火灾监测仪表 852测爆仪 86防火与防爆安全装置 861阻火装置 862泄压装置 863指示装置 87预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方法 871以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或易燃材料,提高耐火极限 872密闭设备,不使可燃物料泄漏和空气渗入 873加强通风,使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达不到爆炸极限 874严格清洗或置换 875惰性介质保护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