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1.2 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现状 1.3 地下水“双控”管理问题 1.4 地下水水位控制的重要性 1.5 地下水水位控制管理需求 1.6 小结 第2章 地下水水位管控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水位控制阈值的研究方法 2.3 水位控制方法的应用 第3章 地下水水位的类型及概念 3.1 地下水水位的概念 3.2 地下水合理水位理论 3.3 地下水控制水位的概念 3.4 地下水控制水位划分的方法 第4章 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水位控制 4.1 生态脆弱区的涵义及界定 4.2 西北生态脆弱区研究现状 4.3 西北生态脆弱区划分 4.4 西北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水位管理 4.5 小结 第5章 超采区地下水水位控制 5.1 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分现状 5.2 超采区地下水控制水位划分 第6章 地面沉降区地下水水位控制 6.1 地面沉降的定义 6.2 地面沉降的分布 6.3 地面沉降的成因 6.4 地面沉降区地下水水位控制 第7章 海水入侵区地下水水位控制 7.1 海水人侵成因机理 7.2 海水入侵的判定及现状 7.3 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合理水位的划定 7.4 基于水资源配置的地下水控制水位划定 第8章 城市及重大工程沿线地下水水位控制 8.1 城市地下水控制水位划定 8.2 高铁工程沿线地下水控制水位划定 8.3 地铁工程沿线地下水控制水位的划定 第9章 典型案例 9.1 超采区案例 9.2 地面沉降区案例 9.3 海水入侵区案例 9.4 城市或重大工程沿线案例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有:(1)总结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现状、形势及存在的问题。(2)分析地下水水位控制的重要性及管理需求。(3)整理分析地下水水位控制理论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4)提出地下水控制水位类型及概念,以及地下水控制水位类型划分依据和主要划分类型。(5)针对超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