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18年修订版。本书主要研究西方哲学自古希腊至19世纪初期哲学的发展史,始自伊奥尼亚派,终于费尔巴哈哲学。依时期进展(纵向),共分为四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16-18世纪西欧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近代哲学的终结以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在介绍各个流派和代表人物(横向)时,注重分析前后继承关系、介绍其哲学史地位并给予恰当评价。此次修订,不仅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有机融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本书可作为高校哲学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历史、中文、政治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和社会读者学习参考。 目录 导论 一、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 二、西方哲学史的发展阶段 三、西方哲学史的发展线索 四、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篇 古希腊罗马哲学 导言 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节 伊奥尼亚派 一、泰勒斯的“水本原”说 二、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 三、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原”说 四、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派 一、“数本原”说 二、宇宙的观念 三、灵魂的净化与和谐 第三节 爱利亚派 一、色诺芬尼 二、巴门尼德 三、芝诺悖论 四、麦里梭悖论 第四节 原子论 一、原子论的前驱 二、原子和虚空 三、必然与偶然 四、感觉与理智 第二章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 节 智者运动 一、智者的特点 二、自然说和约定说 三、普罗泰戈拉 四、高尔吉亚 第二节 苏格拉底 一、“认识你自己 二、“德性就是知识 三、“精神助产术 四、“小苏格拉底派 第三节 柏拉图 一、理念论 二、晚期思想的发展 三、政治哲学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节 物理学 一、运动的“三本原”和“双重本质 二、四因说 三、位置和时间 四、天界与地界的区分 第二节 形而上学 一、对理念论的批判 二、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 三、“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 四、实体的理论矛盾 …… 第二篇 中世纪哲学 第三篇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 第四篇 德国古典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