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章 现代课堂解读 节 班级与课堂的特征 第二节 影响课堂行为的因素 第三节 信息化课堂的认识 第二章 课堂的影响因素 节 环境因素对课堂的影响 第二节 学校因素对课堂的影响 第三节 教学活动对课堂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技术对课堂的影响 第三章 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原则 节 课堂教学组织的原则 第二节 课堂教学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第四节 特殊教育的课堂管理 第四章 课堂的有效管理 节 课堂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良好课堂秩序的标准 第三节 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 第四节 当代课堂管理的变革 第五章 课堂组织技术 节 核心环节的组织与控制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导人策略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展开策略 第四节 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 第六章 学习指导与操行评定 节 学生学习的指导 第二节 学生的操行评定 第七章 课堂效果反馈与评价 节 课堂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第二节 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的时机与手段 第四节 教学评价方法与形式 第五节 信息化的课堂评价与反馈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身心得到成长发育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获得专业成长的主要阵地。课堂在教师职业经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课堂研究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在教育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上,使得课堂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同心协力、答问流畅,在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环节与规律,掌握课堂组织与管理的原则与技巧,是教师工作与专业化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容。 “研究课堂”是当今时代的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课堂面临着多重挑战,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人们越来越能接受教师专业化的思想,认可了“教师应当成为研究者”,但对于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成长,成为什么样的研究者的认识并不尽相同。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课堂上的,作为研究者的教师,主要的是研究教学,研究课堂中的学生,研究课堂中的知识,研究课堂中的人际关系,研究课堂中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应该说,没有对课堂的研究,也就很难有所谓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离开自己的教学岗位进行所谓的教育研究,这样的研究并不能无条件地导致教育教学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实现专业化成长,就必须密切结合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潜心研究课堂,研究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推动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将理论学习迅速转化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生产力”,将科研的主战场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组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互联网+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团队专项课题“教师职业素养培育研究”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深入研究、探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规律、特点,以及课堂管理的策略、途径、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素材。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编写了《课堂管理策略》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