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传承师道立德树人
分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考试
作者 王文静 杜霞 张翠平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明道立德是指通过树立符合实现仁的要求的“德”来弘扬“道”。道家认为,明道立德,很终的追求是得道。“明道立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传统美德的追求,它既是道家和儒家学说的宗旨。本书是一本传统文化读本,通过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指导读者从不知到知之,提出了一个学习或者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并且在整个体系中提供了很好读者友好的内容,作者邀请了专家对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并且联系现在学生的特点进行了特别解读。让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为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搭建桥梁。
目录
前言
章 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时代背景
节 新时代教师的使命
一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 推动中国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三 传承文化薪火,坚定文化自信
四 展示新时代中国教师的新形象
第二节 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
二 承担国家公共教育服务职责的专业人员
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四有”好老师
第三节 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一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标准
二 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亟待加强理论与实践创新
第二章 中华文化涵养师德:理论探索
节 师德内涵的解读
一 师德的内容
二 师德的结构
三 师德的特性
第二节 师德养成的多学科观点
一 师德养成的哲学视角
二 师德养成的教育学视角
三 师德养成的心理学视角
第三节 中华文化及其涵养师德的内在机制
一 中华文化的内涵
二 中华文化对师德养成的重要价值
三 中华文化涵养师德的内在机制
第三章 中华文化涵养师德:实践探索
节 高校教师师德涵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一 背景介绍
二 实践过程
三 实践成效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师德涵养:构建多元实施模型
一 面向关键少数:“105”师德涵养新模式
二 面向全体教师:中华文化涵养师德公共必修课
三 面向中小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坊系列
第三节 经验与反思
一 以关注每一位老师的生命成长为核心,在心灵深处塑造心灵品质
二 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引导教师构建以中华美德为基石的师德观
三 重视自我反思与提升,在不断地自我转化与提升中实现“修己达人”
四 组建由多层面人员组成的“大有义工队”,传递关爱,至诚践行
五 打造“互联网+师德养成”平台,构建“集中研修+保温课程”新模式,引领教师“唤醒-反思-改过-成长”,推动师德发展新生态
第四章 中华文化涵养师德:课程体系
节 基本理念
一 中西融通,古为今用
二 思想引领,确保方向
三 立足时代,传承师道
四 学生为本,教学为先
五 学思践悟,**
六 系统设计,分类实施
第二节 设计原则
一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二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充分吸收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新理念、新成果
三 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方法,帮助教师逐步建立师德涵养的自我觉察和反思系统
四 以教师当下的生命状态为出发点,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激发教师的生命活力
五 注重教师的实际获得,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思践悟,**
六 集中研修与日常学习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融合,带领教师全程全方位参与,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
第三节 课程框架与课程内容
一 思想引领课程
二 心灵觉知课程
三 经典培德课程
四 生命唤醒课程
五 激扬高远课程
第四节 课程资源
一 领导讲话与相关政策文件
二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参考书目
三 国内外经典教育影像
第五章 中华文化涵养师德:典型案例
节 “双名工程”:师德课
第二节 课程安排
第三节 专题讲座
一 林崇德: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二 郭齐家:《大学》与教师修身
三 辛意云:《论语》的为师之道
第四节 学员家书
附录1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全文)
附录2 《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附录3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2018.9.10-11)新闻通稿
附录4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教育部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班学员致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倡议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