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徐慧明,1986-1990年,考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服装染织专业。1999-2009年,进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服装系任教。2000-2002年,在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进修班学习。2010年至今,在嘉兴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任教。 目录 基础理论
章认识色彩与色彩体系001
节色彩功能/002
一、装饰功能/002
二、描述功能/003
三、伪装功能/003
四、安全警示功能/004
五、防护功能/005
六、标识功能/005
七、抒情功能/007
八、色彩调节功能/008
第二节色彩性质/009
一、光与色/009
二、眼睛与色/011
三、色彩基本属性/011
第三节三原色与色彩混合/014
一、三原色/014
二、色彩混合/015
第四节色彩标识系统/019
一、蒙赛尔色彩系统/020
二、潘通色彩系统/021
三、Coloro色彩系统/023
思考与练习/026
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色彩命名027
节色彩名称特点/028
一、历史时代性特点/028
二、文化地域性特点/028
三、专属性和泛指性特点/029
四、一色多名特点/029
第二节色彩名称分类/030
一、比喻性命名/030
二、以色彩属性命名/035
思考与练习/036
第三章色彩视觉规律047
节色彩生理感知特点/048
一、色彩的拮抗性/048
二、色彩的适应性/049
三、色彩的膨缩感/050
四、色彩的进退感/050
第二节色彩同时对比与先后对比/051
一、色彩的同时对比/051
二、色彩的先后对比/052
思考与练习/053
第四章色彩心理055
节色彩心理感知特点/056
一、色彩的主观性/056
二、色彩的常恒性/057
三、色彩的轻重感/057
四、色彩的华丽与质朴感/057
五、色彩的冷暖感/058
六、色彩的兴奋与消极感/058
第二节色彩象征含义与联想/058
一、东西方色彩象征含义/058
二、色彩心理与联想/059
三、个体色彩象征含义与联想/060
四、区域群组色彩的特征与联想/067
第三节感官与色彩联觉/071
一、视觉联觉/071
二、听觉联觉/072
三、味觉联觉/073
思考与练习/073
第五章服装基调对比与调和081
节服装基调对比/082
一、以色相为主导的基调对比/082
二、以明度为主导的基调对比/085
三、以纯度为主导的基调对比/090
四、以冷暖为主导的基调对比/093
五、无彩色配色/097
六、无彩色与有彩色配色/097
第二节服装色彩调和/100
一、同一调和/100
二、相近式调和/101
三、面积调和/101
四、秩序调和/102
思考与练习/104
第六章服装色彩的采集与重构133
节色彩归纳重构/134
一、色彩信息的采集/134
二、色彩的归纳重构与设计应用/137
第二节色彩创意重构/140
一、色彩信息的采集/140
二、色彩的创意重构/140
思考与练习/141
第七章流行色与服装色彩149
节流行色的概念与特征/150
一、流行色的概念/150
二、流行色的特征/150
三、流行色的发展/153
第二节影响流行色发展的要素/155
一、社会因素对流行色发展的影响/155
二、文化因素对流行色发展的影响/160
三、人的心理因素对流行色发展的影响/162
四、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流行色发展的影响/162
第三节流行色趋势预测/163
一、流行色预测的概念/163
二、流行色预测的方法/163
三、色彩预测的过程/164
思考与练习/171
参考文献/174
内容推荐 本书为“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本书在色彩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讲述了服装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巧。内容包括色彩的物理学原理与生物学原理、色彩基础知识、服装色彩与视觉心理、服装色彩搭配形式法则、服装色彩搭配基础、色彩搭配原则、色彩错觉与服装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