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廖大刚,男,汉族,1977年1月出生。大学阶段就读于湖北警官学院侦查专业;硕士就读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诉讼法学专业,师从陈济鹏教授(铁道警察学院副院长)、尚武教授(窖座导师,原湖北省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初敏教授(窖座导师,原江苏省淮安巾公安局副局长);博士就读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师从优选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教授。 作者长期从事法律实务,曾抽调广东省纪委协助工作,在诸多领域积累了很好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优势资源,具备从实践升华理论和用理论反哺实践的学术自觉与能力,现阶段主要从事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的跨学科研究,在我国新时代司法官职业伦理问题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颇具开创性、建设性的学术成果。作者还先后参编著作多部,已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若干,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亦多次获得相关奖项。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理论前提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司法官职业伦理的基础理论 一 职业伦理的社会伦理学视野考察 (一)职业伦理的概念评析及界定 (二)职业伦理的结构及形式 (三)职业伦理的研究路径 二 司法官职业伦理的概念阐释 (一)司法官职业伦理的相关概念评析 (二)司法官职业伦理概念的本书界定 (三)司法官职业伦理的结构及形式 (四)司法官职业伦理的比较辨析 三 司法官职业伦理的基本范畴 (一)司法制度类型理论概述 (二)司法官职业角色定位 (三)司法官职业伦理模式 第二章 两大法系国家司法官职业伦理探析 一 两大法系国家司法制度类型 (一)两大法系国家司法制度类型的法治背景 (二)大陆法系国家“科层型权力组织的政策实施程序” (三)英美法系国家“协作型权力组织的政策实施程序” 二 两大法系国家司法官职业角色定位 (一)大陆法系国家作为“科层官僚”的司法官职业角色 (二)英美法系国家作为“协作者”的司法官职业角色 三 两大法系国家司法官职业伦理模式 (一)大陆法系国家“司法责任型”司法官职业伦理模式 (二)英美法系国家“司法独立型”司法官职业伦理模式 第三章 我国当代司法官职业伦理检视 一 我国“极端科层型权力组织的政策实施程序” (一)司法制度类型的法治背景 (二)司法制度类型的含义及特征 二 我国作为“维护者”的司法官职业角色定位 (一)司法权定位 (二)司法官职业角色具体定位 三 我国“司法奉献与服从型”司法官职业伦理模式 (一)司法官职业伦理观的含义 (二)司法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基本内容 (三)司法官职业伦理惩戒的基本制度 四 司法体制改革对我国当代司法官职业伦理的积极影响 (一)司法制度及法治建设的进步 (二)司法官职业角色定位的强化 (三)司法官职业伦理模式的完善 第四章 司法官职业伦理的比较审视与我国新时代前景展望 一 两大法系国家与我国当代司法官职业伦理的比较 (一)司法制度类型的辨识 (二)司法官职业角色定位的辨识 (三)司法官职业伦理模式的辨识 ……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推荐 本书中,作者以社会伦理学角色伦理理论为基础,运用司法制度类型理论构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和借鉴西方两大法系国家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司法制度类型下司法官职业角色及司法官职业伦理模式,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及法治体系下的司法体制改革实践,提出适合我国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