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医基础理论专论》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研究生用。本教材以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为中心,以63个关键问题以“专论”形式予以阐释。全书分为9章63论:章中医原创思维;第二章人体生命观;第三章精神气血津液;第四章藏象;第五章经络;第六章体质;第七章病因;第八章病机;第九章疾病防治。 本教材编写注重中国原创思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通过融汇贯通,建立中医药学创新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注重适应研究生精英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特点,既考虑与本科教材的连续性,又考虑研究生教材的递进性,以专题研究为核心,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理论的深度和高度;注重突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注重吸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纳入研究生教材;注重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突出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框架,体现学科内在规律,能够指导临床、服务于临床。 目录 绪论 章 中医原创思维 1论 中医象思维论 2论 中医系统思维论 3论 中医辩证思维论 第二章 人体生命观 4论 天人合一论 5论 形神合一论 6论 生命周期论 7论 生命健康论 8论 养生之道论 第三章 精神气血津液 9论 精论 10论 神论 11论 气论 12论 血论 13论 津液论 第四章 藏象 14论 五脏系统论 15论 五脏精气血阴阳论 16论 五脏气机升降论 17论 心主血脉论 18论 心藏神论 19论 肺主气论 20论 肺朝百脉论 21论 肺主通调水道论 22论 脾主运化论 23论 脾统血论 24论 肝主疏泄论 25论 肝藏血论 26论 肝为罢极之本论 27论 肾藏精论 28论 肾主水论 29论 肾主纳气论 30论 肾为阴阳之本论 31论 命门论 32论 传化之腑论 33论 三焦论 34论 脑为元神之府论 35论 女子胞论 36论 五脏相关论 37论 脏腑相合论 第五章 经络 38论 经脉论 39论 络脉论 第六章 体质 40论 中医体质论 41论 体质辨识论 42论 体病相关论 第七章 病因 43论 六淫论 44论 疠气论 45论 七情内伤论 46论 饮食失宜论 47论 过劳所伤论 48论 痰饮论 49论 瘀血论 50论 毒邪论 第八章 病机 51论 邪正盛衰论 52论 阴阳失调论 53论 气血失常论 54论 津液失常论 55论 内生五邪论 第九章 疾病防治原则 56论 治未病论 57论 治病求本论 58论 协调阴阳论 59论 扶正祛邪论 60论 正治反治论 61论 调理脏腑论 62论 调和气血论 63论 三因制宜论 主要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