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人工智能会不会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哲学,一门古老的学问;人工智能,一项前沿的科技——当古老和现代相结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以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埃隆·马斯克为首的一派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过于强大,继续发展下去必定威胁到人类生存;而马克·扎克伯格、吴恩达等人则认定,人工智能只是强大好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类解决瘟疫、战争、能源短缺等发展问题。 不论代表人类聪明才智的这两拨人谁对谁错,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的我们早已离不开人工智能: GPS导航、智能家居、数据分析让生活更为便利,无人驾驶、神经网络、远程商务则代表着未来趋势。但同时,我们对它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我们不确定这项以人类智能为蓝本的技术会走向何方,也不确定它们有一天会不会问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能确定的是,如何看待、理解人工智能,如何处理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将决定人类下一步的前进方向。 翻开本书,所有你想知道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一切,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目录 卷首语 前 言 章 通往现代的漫漫雄关道 有人认为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会使用工具。历史上的工具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火、农具、车轮,这些工具确实改变了我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轨迹。今日的我们仿佛是被这些工具塑造的,而人工智能再次让我们思考:我是谁。 01 纪:语言和火 02 第二纪:农业和城市 03 第三纪:文字和车轮 04 第四纪: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05 三个重要问题
第二章 狭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解数学题仿佛是比知道我是谁更复杂的能力,但现在已经实现的“狭义人工智能”可以轻松解决我们需要想破头的数学难问题,却不会像我们问父母一样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它仅仅是个被我们使用的工具。看起来能够思考自我才使我们掌握了主导权。 06 狭义人工智能 07 机器人 08 技术挑战 09 机器人会替代我们做所有工作吗 10 有机器人无法涉足的工作吗 11 几个重大问题 12 机器人在战争中的应用
第三章 通用人工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将是一位人造爱因斯坦,这要么是可能实现,要么是不可能的。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别判若鸿沟,而它与我们对现实本质、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人类实质的核心信念有关。要是相信一元论,那么只要模拟大脑就能拥有会思考的机器人,要是相信二元论,那么机器将永远只是机器。 13 人类大脑 14 通用人工智能(AGI) 15 我们应该创建AGI吗
第四章 计算机意识 未来的计算机是只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还是在体验这个世界?它是否既具有自知,又能够反思这种自知?但我们还可以走的更远,思考当我们把人类独特的本质赋予机器人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将机器人看作我们的同类?计算机除了需要问我是谁,可能还需要问我做对了吗。 16 感知能力 17 自由意志 18 意识 19 意识的八种理论:计算机能变得有意识吗 20 计算机能植入人脑吗 21 人类,被重新定义了吗
第五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人工智能现在虽然还不会问我要去哪,但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询问,我们会走向何方?这是个现实的问题,根据之前的技术发展来看,贫穷、疾病、能源、战争,这些都是技术问题,那么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和我们开发的所有其他技术将解决这些问题。 22 第四纪的生活 23 解决所有的技术问题 24 死亡,你的毒钩在哪里 25 可能出现什么差错吗 26 第五纪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