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腰斩《连环套》
1943年夏季的某一天,福州路,张爱玲夹着一包稿件,走进了一家双开间石库门住宅。平襟亚和张爱玲的文坛故事,就从这一天的见面开始。那一天,谁也没想到一个女作者的投稿,一个没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开端,会延续出曲折的故事。关于张爱玲和《万象》的最初接触,平襟亚在一年后这样描述张爱玲初次携稿到《万象》杂志的情景:
记得一年前吧,那时我还不认识这位女作家,有一天下午,她独自捧了一束原稿来看我,意思间要我把她的作品推荐给编者柯灵先生,当然我没有使她失望。第一篇好像是《心经》,在我们《万象》上登了出来。往后又好像登过她几篇。
这是张爱玲给平襟亚的一个重要印象,这段比较简练的描述,往往被后来众多的张爱玲研究者所忽视。关于张爱玲初到《万象》书屋的情形,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是柯灵的《遥寄张爱玲》,文章最初刊登于1985年《读书》杂志。柯灵的描述更为细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最早的有关张爱玲的史料文章,影响极大,成为研究张爱玲的重要资料。
据柯灵介绍,1943年夏天他受聘担任《万象》杂志主编后,正在多方寻求作家的支持。偶然翻阅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杂志,发现了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深深为小说中漫溢的香港风情所折服。《紫罗兰》原是20年代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后来停刊,当时周瘦鹃筹划《紫罗兰》复刊,急需稿件。张爱玲通过一个亲戚的介绍把小说拿给周瘦鹃看,期望他能指点一下。周瘦鹃读后大为惊叹与赞赏,立即将小说刊登在《紫罗兰》创刊号上,这是张爱玲创作生涯登上巅峰时代的开端。
在40年代初期的上海沦陷区文坛,由于新文学家的撤离和沉默,留下了巨大的文学空间,为张爱玲的出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从任何角度来看,张爱玲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奇迹。
周瘦鹃赏识张爱玲,柯灵同样也是。多年后,柯灵对她作了这样的评价:“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于是柯灵产生了找张爱玲为《万象》写稿的念头,但又苦于不认识她,想请周瘦鹃引荐,又觉有所不便,正在这时,张爱玲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张爱玲来到《万象》,无疑是冲着它庞大的读者群和在上海巨大的影响而来。对当时的情景,柯灵作了如下细腻逼真的描述:
出版《万象》的是中央书店,在福州路昼锦里附近的一个小弄堂里,一座双开间石库门住宅,楼下是店堂,《万象》编辑室设在楼上厢房里,隔着一道门,就是老板平襟亚夫妇的卧室。好在编辑室里除了我,就只有一位助手杨幼生(即洪荒,也就是现在《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的实际负责人之一),不至扰乱东家的安静。 当时上海的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在这类屋檐下产生的。柯灵就在这间家庭式的厢房里,接见了这位初露锋芒的女作家。那大概是7月里的一天,张爱玲穿着丝质碎花旗袍,色泽淡雅,也就是当时上海小姐普通的装束,夹着一个报纸包,说有一篇稿子要柯灵看一看,那就是随后发表在《万象》上的小说《心经》,还附有她手绘的插图。会见和谈话很简短,却很愉快。谈的什么,柯灵在撰文时已很难回忆,但他当时的心情“至今清清楚楚,那就是喜出望外。虽然是初见,我对她并不陌生,我诚恳地希望她经常为《万象》写稿”。
柯灵的叙述当然是可信的,读者阅读之后都会认为张爱玲与《万象》的第一接触人是柯灵。但实际上,柯灵有意无意地遗漏了老板平襟亚的作用。按照平襟亚的说法,张爱玲最初应该是先找到他,然后由他推荐去见主编柯灵。《万象》编辑室设在楼上厢房里,“隔着一道门,就是老板平襟亚夫妇的卧室”。根据这个细节,张爱玲到了《万象》编辑部,必须先经过平襟亚夫妇的房间,然后再由平襟亚引见后,才能进到编辑室里见柯灵。
平襟亚此前就已经在《紫罗兰》上读过张爱玲的小说,对于张爱玲的横空出世,是很赞赏的。同时为了和老友周瘦鹃的友谊,从张爱玲的《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发表于《紫罗兰》开始,《万象》就开始揄扬她,“对她文字的美妙,身家的清白”,尽力称赞,尽力宣扬。周黎庵的描述也能证明:“近顷有以女作家名海上者,有张爱玲女士,吾友《万象》主者平君襟亚揄扬甚力,尝见平君之文于报章,谓女士南海人,方返自香港,其先人为《孽海花》说部中人物云云。”
平襟亚当然是识才的,可能是因为对张爱玲这位文坛新星的好感,他这次是特事特办,破例直接负责张爱玲与《万象》的稿约和稿费。按照常规,本来应该由主编柯灵经手。后来当平襟亚与张爱玲起了纠葛时,他对自己越俎代庖非常懊恼:
予所认为不能已于言者:不幸而站于《万象》出版人地位,出版人于稿件之征集原非分内事;向例由编者处理之,但某女作家连载一稿,却在例外。因当时多嘴之故每次“支费”与“索稿”均由本人负其责……
不过双方一开始的合作是很愉快的,这次见面书写了上海文坛的一段佳话。一个月后,张爱玲的小说《心经》在《万象》上就登出了上半部分,还附有她手绘的插图。这一期的《万象》,是这样赞扬张爱玲的:“《心经》的作者张爱玲女士,在近顷小说作者中颇引人注目,她同时擅长绘事,所以她的文字似乎也有色泽鲜明的特色。”P222-225
金晔,江苏常熟人。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常熟民问文艺家协会理事。2007年起,先后在《苏州杂志》《苏州日报》等报刊发表历史散文、地方史研究类文章百余篇,多篇被《半月选读》《作家文摘报》《姑苏晚报》等报刊转载。策划和参与主编《公羊寿文集》。近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国地方史。
窗外,久违的凉爽晚风隔了一个季节吹来,吹走了炎夏的暑热,带来了秋的凉爽。在这个美丽的秋日,我放下了写作《平襟亚传》的甘苦,任心绪自由飞扬,化作天空一般的高远宁静,双手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留下无限的感慨。
一切是从五年前的那个多雨的春天开始的。
那是2011年的4月,我刚刚在《苏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常熟理工学院沈潜教授在看到之后,打来电话,他就文史写作和我谈了许久。他嘱咐我不要满足于东鳞西爪写一些人物小传,应该深入挖掘某个历史人物,以传主的人生经历、精神世界揭示历史的真相,需要安下心来,甘于坐冷板凳。我答应了,思考着应该写哪个人。两个月后的某个夜晚,我终于决定了,写平襟亚!
平襟亚在“鸳鸯蝴蝶派”作家里,是个很特别的人,他是通俗小说家、出版商,又是律师,解放后又写评弹,他的各种故事流传很广,颇有传奇性。虽然范伯群、沈秋农等先生对平襟亚有过专文介绍,但由于平襟亚久居上海,即使在家乡常熟有关他的讹传也层出不穷。流传最广的,是说平襟亚是台湾作家琼瑶的公公,其实他是琼瑶的丈夫平鑫涛的伯伯。有鉴于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写一本比较完备的、带有一定深度的平襟亚传记,让世人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平襟亚。
于是开始留意收集平襟亚的相关著述,寻找他创办的报刊,搜集写到他的各种文章。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工作,2012年底我开始动笔写作。由于只能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进行创作,节假日加班也不少,因此写作进度比较缓慢。由于涉及平襟亚解放后行状的资料比较少,当我写完平襟亚的前半生后,感到尚待了解的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迟迟不能落笔,文稿一度搁置。
令我倍感庆幸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我的师友们给了我极大的支持,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让我完成了这部传记,了却了几年来的心愿。这部书的初稿,不算收集资料的时间,花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钱钟书先生说他写《围城》“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终止”(《围城·序》),我不敢妄自比附钱先生,但为这本书的写作牺牲了所有业余时间,以致有心力交瘁之感,却是不争的事实。
《平襟亚传》即将付梓,心中感慨颇多,私心升起对所有指导、帮助、关心我的师友们的无限感激和敬意。首先要感谢沈潜教授在这部书的写作过程中持续不断的关怀,尽管忙于著述《曾朴传》,他仍然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了《平襟亚传》初稿,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沈教授的深情厚谊,我铭记在心。同时感谢沈教授的学生解军,他在读研究生期间帮助我从上海图书馆收集、复印了平襟亚的许多著述。
其次,要感谢苏州大学范伯群教授。范先生是研究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权威,对于平襟亚也作过专门研究。我虽知道范先生早已退休,但还是贸然写信到苏大,向范先生提出了许多问题,留下了我的手机号码。没想到信发出半个月后,就接到了范先生的电话,他一一回答了我的问题,介绍了平襟亚儿子沈东海的近况,并对《平襟亚传》的写作方向提出了指导意见。在此,我谨表由衷的感谢。
苏州曲协秘书长陶春敏先生,为《平襟亚传》在评弹方面找寻资料穿针引线,他根据我的要求采访了江文兰、魏含玉等评弹名家,为传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陶先生的帮助下,我采访到了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原上海评弹团编剧彭本乐先生,了解了平襟亚在“文革”前后的许多资料。常熟地方史专家曾康先生提供了三封平襟亚信件的复印件,帮助我了解了平襟亚在60年代初的家庭情况。此外,上海老听客章绍曾提供了平襟亚的开篇作品和一份《上海书坛》的新评弹特辑。我的同事周峰也提供了热忱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这里要特别感谢常熟图书馆领导给了我宝贵的出版机会,这是对我研究平襟亚的信任和支持。李烨馆长给予我全力的支持和关心。叶黎依先生始终关心传记写作的进度,他曾叮嘱我,传记的部分章节可先单独向媒体投稿,而我也是这样做的。在此一并谨致谢忱。
这几年来,我的家人一直支持我在工作之余撰述此书,尤其是我的妻子,默默为家庭付出了许多,对他们我深怀感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我的学识有限,且缺少经验,难免取舍失度,挂一漏万。又因为许多想采访的人没有采访到,想找寻的资料没有得到,难免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是错讹,还望读者不吝补充指正,我将深感荣幸。
金晔
2016年8月29日
说起来,我们的导读刊物《读书台》在2014年创刊时是临阵磨枪,当时为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的一个评奖活动而编了两期。收效似乎不错。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老所长陈辽先生一直以为《读书台》是由一个团队在运作。陈辽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对常熟图书馆的《读书台》给予了很大帮助。然而,突击只能应急,《读书台》要长期办下去,而且要办好,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这是我们后来的认识。从2016年开始,我确立了要把《读书台》从平面办刊发展为立体办刊的方针。所谓立体办刊,一是定时开展‘《读书台》读者沙龙”活动,邀请文学艺术各门类、各领域的知名人物来常讲课,通过讲评、赏析,使读者开阔视野、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们已请到了陈子善、韦力、刘心武、李立新等名家来常讲学,效果也很好、很受读者欢迎);二是适时推出‘《读书台》文丛”,形成《读书台》的品牌,成规模,成系列,提高影响力。“《读书台》文丛’’的着手编辑和出版,是有亮点的。如果一年一年积累起来,形成规模,则极其有价值。‘《读书台》文丛”的定位:地方的、研究的、文献的;以文史哲为主要内容,兼顾其他类别的著述,分辑编纂,整体呈现常熟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具体来说,要做到系统性、整体性、学术性、经典性相统一,达到抢救文献、保存精华、服务社会的目的。力求使‘《读书台》文丛”成为一部广泛收集有关常熟的原创性研究著述及文献史料的综合性乡邦文献丛书。
“《读书台》文丛”的定位中,“地方的”就不用再解释了。也就是说,‘《读书台》文丛”由两个系列构成:一是“研究的”,二是“文献的”。在此,我重点谈一谈和常熟文献相关的话题。
一、常熟文献的基本情况
常熟作为吴文化的重镇和江南文化的代表,历史悠久,从古至今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据《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记载,从商代至民国,已知的常熟著作者就有两千余人,著述五千余种。另据调查,常熟现存珍贵的历史文献在一千种以上,所以常熟也堪称文献之邦。这些文献的特点鲜明:1.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这种特性包含了丰富的地方经验,它的珍贵和独一无二是它的价值所在。2.资料性。客观公正全面地记载一地之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史实)。3.综合性。记载常熟一地之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面貌,内容广泛,涉及百科各业,举凡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人物、风俗,各种门类应有尽有。不但记大事要事,也记有意义的小事,乃至奇闻逸事(譬如钱希言的《狯园》、郑光祖的《一斑录》)。4.连续性。所记各类事物,探本求源,发展变化的轨迹十分清楚、明了。
常熟历代文献现主要保存在常熟图书馆和常熟博物馆。因此,我也就有足够的底气来开展这项工作。当然,我们还应把眼光投向全社会,因为还有不少文献是藏于民间的,就我们调研所知,譬如民国时曾任常熟县代县长的曹弘的《画月录》(笔记)、《午生诗稿》就在曹氏家族后人的手中,还有如著名学者王古鲁的文献资料也由他的外孙收集了不少。为了确保‘《读书台》文丛”成为传世精品,我单位将组织专家学者对现存常熟地方文献的种类、数量、保存现状以及收藏地点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原则,以常熟图书馆、常熟博物馆馆藏为重点整理对象,并注意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的文献,以及流散在民间和国外的各类文献精挑细选,以使长期被束之高阁的常熟文献借‘《读书台》文丛”这个平台获得新生。
我甚至设想,‘《读书台》文丛”中的“文献”系列可以是这样的规模:
第一辑:史迹汇辑,收录反映地方史料的专著和笔记。
第二辑:方志丛编,收录常熟历代地方志(自南宋庆元二年至民国三十八年的七百五十多年间,常熟编修的地方志书,共四十余种)。
第三辑:年谱家乘,收录地方名人年谱和望族的家谱。
第四辑:人物传记,收录常熟名人传记、墓志资料。
第五辑:先贤文存,收录历史上常熟人的诗文和专著的精华。
第六辑:总集汇编,收录常熟历代文献总集。
第七辑:闺秀别集,收录常熟历代女诗人诗文集。
第八辑:虞社菁华,民国期间虞社期刊汇编。
二、整理常熟文献的意义
利用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文献,可以对社会发展的过程、走向、结果作有意义的考察。文献除了具有历史属性,更有现实的价值。今日社会之生命根系,均存在于历史的土壤中,与历史有割不断的血脉;当下事物运动之规律,从文献中也可寻求到借鉴与经验,因此对未来也有启示作用。乡邦文献之珍要,堪称卷帙浩繁,蔚为大观。这些文献不仅对常熟一地具有重要价值,它也是江南文化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了解历史、传承文明、建设现代社会的重要参考,可发挥所谓“资治、存史、教化”之积极作用,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再立新功。
文献整理是对地方文化研究和保护的最基础性工作。先人讲“文献无徵,后生之责”,所以我们当代人有责任和义务把文献整理工作做好,为此要加强对地方文献整理的文化意识。
以往的整理(或搜集)的成绩和问题并存,似乎也是明显的。我们看到:1.零星的常熟文献被编入其他丛书(不是常熟编纂的),不成体系,整理上也较粗疏,譬如,《海虞风俗记》已列入“中国风土志丛刊”,由广陵书社出版;《海虞诗苑》《海虞诗苑续编》已列入“苏州文献丛书第二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等等。2.由于常熟历代文献大都是孤本、抄本,借阅会使得这些文献的保存愈来愈艰难,借阅会造成纸张污染、发脆、损坏,加上文献的自然老化,这些资料毁于一旦的情形最终将不可避免。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推出‘《读书台》文丛”也就有其必要性了。由我们具体负责地方历代文献的整理,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工作在现阶段的主导地位和历史责任感。整理、出版常熟历代文献,是利用现代印刷技术,推进标校工作,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献。当然,由于这是有史以来对常熟历史文献的首次系统整理、编纂,拟收入的文献有许多是孤本、精抄本,有不少是“镇馆之宝”,因此整理工作要有部署、有规划、有保障。作为一个系统的文献工程,方法上可参考“文丛”的编纂法,遵循学术规范,精益求精,选择其中的精华、选择有代表性的,可以先遴选几十种,逐步整理,统一步骤,积累规模,最终完成常熟历代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
在中国历史上,《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包括了经、史、子、集四部3 400余种79 000余卷的图书,总字数达10亿,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常熟文化源远流长,存世文献数量庞大,因此进行较大规模的整理虽在体制上不能与《四库全书》相媲美,但在以纵览千古的魄力和毅力致力于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方面,其意义却是可以直追《四库全书》的!希望能把“《读书台》文丛”编纂成“常熟的《~四库全书》”。
国运昌隆,盛世修典。我们精心打造的这套‘《读书台》文丛”将以崭新的学术角度和现代学科框架对地方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和弘扬,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展示常熟深厚的历史底蕴,彰显先贤哲人的智慧,解读常熟文化的独特个性,提升人文精神,古为今用,开启未来,造福子孙,功垂千秋。对此,我很有信心。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市领导也明确指示要“依托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丰富的独特优势,大力实施文化强市工程,用大视野看文化、用大格局做文化,放大历史文化名城效应,不断丰富‘精致’内涵,将凝聚起建设新常熟的强大动力”。精致城市,美丽常熟,文化工作,大有可为。
在此我诚意邀请朋友们加入我们的作者、整理者队伍,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把“《读书台》文丛”打造成一部在历史上站得住、文化史上留得下、学术界传得开的传世经典集成——添砖加瓦。积跬步而能致千里!是为序。
李烨
2016年9月
平襟亚,评弹作家、小说家。名衡,笔名网蛛生、襟亚阁主人、秋翁,江苏常熟人。早年在家乡任小学教师,1915年到上海,初在《时事新报》等报刊撰写杂文,1926年撰长篇小说《人海潮》,翌年创办以出版长篇章回小说为主的中央书店。曾为《平报》、《福尔摩斯报》等撰文。1941年创办《万象》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弹词写作,先后编创的长篇弹词有《三上轿》、《杜十娘》等多部,曾演出于书台,其中部分并成为保留书目。另有弹词开篇《焚稿》等多篇。《平襟亚传》作者金晔通过收罗史料,用优美的文笔真实再现了平襟亚平实而又多彩的一生。
平襟亚,评弹作家、小说家。名衡,笔名网蛛生、襟亚阁主人、秋翁,江苏常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弹词写作,先后编创的长篇弹词有《三上轿》、《杜十娘》等多部,曾演出于书台,其中部分并成为保留书目。另有弹词开篇《焚稿》等多篇。《平襟亚传》作者金晔通过收罗史料,用优美的文笔真实再现了平襟亚平实而又多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