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孙琳琼,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博士。现在河北工业大学马思主义学院任教,从事马思主义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曾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第一章理论渊源与现实归因 第一节西方哲学审美传统探源 一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审美观 二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审美观 三欧洲近代的哲学审美观 第二节马克思哲学审美思想寻根 第三节西方马克思主义现实语境的影响归因 第二章政治通达审美的路径 第一节“政治”内涵的历史性与层次性 第二节从阶级意识到文化政治 第三节政治通达审美的路径 第三章审美与政治关联的确立 第一节卢卡奇:通往审美的人道主义之途 一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审美特性》 二艺术的“反拜物教化使命” 第二节葛兰西:新文化构想及其政治美学内涵 第四章审美与政治的内在融合 第一节詹姆逊:审美乌托邦及政治与审美关联性的转向 一认知测绘与政治的美学表征 二后现代主义研究中的思想表征与美学蕴含 三审美乌托邦及政治与美学关联性的转向 第二节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与政治一美学修辞 一美学主题与政治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崇高 三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审美与政治关联特质 第五章批判理论视域下的政治理性与审美观照 第一节马尔库塞:艺术的批判方式及其政治潜能 第二节阿多诺:隐藏在艺术否定性中的政治 第三节本雅明:审美指向与政治化方式 第六章“后批判理论”视域中政治与审美的关联 第一节哈贝马斯:以交往行动开启对审美话语的反思 第二节霍耐特:承认理论与审美活动论 第三节维尔默:真理有效性要求的审美把握 第七章政治与审美关联在法兰克福学派三代思想中的走向 第一节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理论家:解放政治的审美承诺 第二节法兰克福第二代理论家:交往理性的建构与审美话语的反思 第三节法兰克福第三代理论家:以恢复审美与现实的关联重估审美的政治解放功能 第八章当代理论语境下的总体分析和比较 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与审美关联性的总体发展 一政治与审美关联性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问题域中的定位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语境中政治与审美关联的历史类型 三从政治与审美关联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转向与总体特质描述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超越及其限度 第二节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对话交往与理论影响 一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理论的语境比较 二论域选择与对话交往 第九章马克思早年审美理想的确立 第一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审美理想和审美王国 第二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审美理想与实践 第三节《德意志意识形态》:审美理想与历史 第十章马克思晚年审美理想现实化的理论致思 第一节《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审美理想与科学进步 第二节《资本论》审美理想与自由时间 第三节两个时期的内在联系 第十一章马克思哲学的审美之维 第一节从审美理想的现实化看马克思实践哲学 第二节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出发理解审美维度 第三节从现实历史看马克思的审美理想的意义 第十二章人民政治的美学逻辑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性之维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之维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审美之维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美的实践之途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追溯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通达美学的致思理路。总结政治美学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总体发展,描述其基本理论线索与总体特质。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渊源与实现归因、政治通达审美的路径等。 |